国庆白癜风优惠 http://m.39.net/disease/a_8228449.html国庆白癜风优惠 http://m.39.net/disease/a_8228449.html
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由于手机和电脑的普及,人们是越来越难拥有一双好的眼睛了。毕竟大家都玩着手机电脑,且不舍昼夜,很难不近视。
那么,我们不禁疑惑。在古代,那些古人们难道不近视吗?如果他们近视,又该怎么办呢?
对于我们的疑问,一些史籍能很好地回答我们。历史上还真就明确记载了几位有着近视眼的名人。
那位我们耳熟能详,砸缸的司马光就是其中一位,这人自述“素有眼疾,不能远视”,而在南宋的《石林燕话》中,则讲述欧阳修看书费劲,常常要让别人告知的事。
正所谓办法总比困难多,有困难就要想办法解决,古人在发现眼疾的问题后,开始渐渐研究怎么改变这一问题,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才有今天的眼镜。
不止我国,外国对近视研究问题也有史料记载,据说,古罗马皇帝尼禄喜欢用抛光的玉来看远处的表演,而且,他还用鱼缸装水,而后看字,借此放大书信里的字,不止皇帝这么做,平民百姓也如此,他们都通过这种原始的放大镜原理来观察精细事物。
而现在,大家普遍认同的第一副眼镜,是由意大利人发明的。当时是13世纪,由于当时没有特别完善的技术,所以眼镜略显粗糙,只是两片被丝带连接的凸透镜,连支撑地脚架都没有。直到16世纪,应教皇所需,人们才进一步完善了眼镜,发明了凹透镜。
可是这是,人们也只是发明了镜片而已,完整的眼镜,是在17世纪中后期才制成。到那时,眼镜才基本发展完成,除了外形包装和一些特有技术(如散光等)外,眼镜再没有过变化,一直流传至今。
回首一千年前鱼缸看书的历史,我们不用感叹,虽说戴眼镜还是不方便,但相比于那时,还是幸运太多了啊。
文/萧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