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辨伪是痕迹分析学,多研究真品,才能在面对仿品时更有信心。本文精选8张陕西省出土古玉在60倍放大镜下的微痕图片,对比分析。
皇后之玺
一、阴线沟底鉴定
图1
图1为汉代蒲纹玉璧的典型工痕特征,制作工艺为:先利用三组平行阴线进行夹角打格,分成六角蒲格,然后利用砣具进行砣制,呈现一个接一个的六角形图案,常用作较大尺寸的葬璧。
砣具沟底整体平滑,粗犷有力,但可以明显看到沟底有平形状划痕,这是由于解玉砂颗粒大小不均,在砣具带动潮湿解玉砂进行加工过程中留下的痕迹(划重点)。
图2
图2分两部分,对比分析。上面是砣具带动潮湿解玉砂砣制中形成的痕迹,由于解玉砂在加工过程中对沟底进行了变相打磨抛光,因此沟底看起来光泽度较好,但仍旧可以看到不规则的平形状划痕,划痕包浆厚重,与仿品的新茬有所区别(鉴定要点)。
下面部分为手工刻划的阴刻线。明显看到线条不甚规则,制作工艺为徒手抓握金属工具或磨具刮蹭而成,由于未经解玉砂的反复打磨,后期也未抛光,沟底看起来较为毛躁,呈现晶团状凸起与长条状凸脊、凹槽等表象。
图3
图3同样如此,圆圈内部分也是徒手刮蹭而成,阴刻线陡边锐利,未经修磨,沟底毛躁,呈现凹凸不平的视觉效果。此处尤其要注意阴线边缘与机器工仿品的区别(机器高速加工阴刻线,常出现拉锁状崩口)。
仿品拉锁状崩口,沟底干涩无包浆
二、阴线转弯鉴定
图4
图5
图6
汉代古玉阴刻线在进行转弯时,不论使用砣具还是徒手刻划,都不能一次成形,而是要反复接刀而成。接刀完成转弯后,玉匠会有意将转弯痕迹中出现的冲出痕毛道打磨掉,而仿品却刻意仿制这种类似于拼接痕的效果(仿品重灾区),请看下图。
仿品刻意呈现拼接痕的效果,生硬呆板
三、阴线网格纹鉴定
图7
图8
汉代古玉阴刻线网格纹较为常见,网纹常为手工刻划然后打磨,线条不甚规整,沟底呈现磨砂状。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阴线围成的四边形,边角粗钝、圆滑,包浆厚重(鉴定要点)。
仿品网格纹,沟底生硬,不够圆润
本文通过馆藏古玉微痕的图文对比,简单了解阴刻线的几种形式,尤其注意工痕特征,以及真品与仿品的鉴定要点,对我们辨伪会有一定帮助。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推荐阅读:
中国的件文物救活了一座荒凉的美国小城!
一位日本女藏家,用中国文物撑起了她私人博物馆的半壁江山!
以图为据,古玉之美摄人心魄!
古玉沁色纷繁,如何才能“慧眼识珠”?
一簪一花理云鬓三生三世情意浓
清朝珠宝就这么潮了,让我情何以堪?
千古“饰”变
8代周天子王陵,国宝文物被外国人盗掘一空,看完心在滴血!
寸土寸金的古墓——庞大家产无人继承,只能将其带入墓中
那些顶级藏家的古玉最终都去哪了?
大云山汉墓出土文物——还原一个极度奢华的王的生活
玉得五色沁,胜过十万金
清宫后妃的极致奢华
捡漏——有“眼”也要有“胆”
匠心独具琢美玉千秋万世不停休
玉藏镰仓悠古砡璜
65件清宫旧藏古玉带你感受灵性之美
美国沉船上打捞出的宝藏,重达21吨黄金重见天日!
考古故事:揭秘百年前红山文化离奇发现史
你不可错过的25件上古之玉
封藏法门寺地下千余年,一套世界惟一珍宝重见天日!
去台北故宫,这些玉器珍品千万不要错过!
百年前外国人影像记录中的清朝皇帝
四个盗墓贼的离奇死亡引出了一座千年古墓!(附视频)
故宫藏宝录,天下奇珍尽在此!
一座吨重的中国古墓竟被搬到外国博物馆,真是令人称奇!
震惊世界的南越王墓是如何重见天日的?
看看古代的吃货们有多雅致
明代茶艺界大咖和他们的壶!
看看这些文房器物,那叫一个雅!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