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教材知识点串讲

刘军连工作室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147810.html

学好初中物理的十个学习方法一、抓住三个基本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关于基本概念,举一个例子。比如速度,它就是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里通过的路程:V=s/t。关于基本规律,比如说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也是V=s/t。它适用于任何情况,例如一个百米运动员他在通过一半路程时的速度是10m/s,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8m/s,跑完整个米化的时间是12.5秒,问该运动员在百米赛跑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按平均速度的规律平均速度等于V=/12.5=8m/s。再说一下基本方法,研究初中物理问题有时也要注意选取"对象",例如,在用欧姆定律解题时,就要明确欧姆定律用到整个电路即整体上,还是用到某个电阻即离单独的某一个电阻上。

二、学会独立做题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就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三、注重全过程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有的要画精确图,要动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系。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特别是在解关于电路方面的题目,不画电路图是较难弄清电阻是串联还是并联的。

四、上课认真听讲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思或尽量少走思。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向老师学习。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习、巩固。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则就等于是完全自学了。入门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则允许有自己一定的活动空间,也是说允许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学得越多,自己的东西越多。

五、用好笔记本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笔记本不只是记上课老师讲的,还要作一些读书摘记,自己在作业中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也要记在笔记本上,就是同学们常说的“好题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笔记本要进行编号,以后要经学看,要能做到爱不释手,终生保存。

六、整理学习资料学习资料要保存好,作好分类工作,还要作好记号。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练习题、试卷、实验报告等等。作记号是指,比方说对练习题吧,一般题不作记号,好题、有价值的题、易错的题,分别作不同的记号,以备今后阅读,作记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七、善于利用时间时间是宝贵的,没有了时间就什么也来不及做了,所以要注意充分利用时间,而利用时间是一门非常高超的艺术。比方说,可以利用“回忆”的学习方法以节省时间,睡觉前、等车时、走在路上等这些时间,我们可以把当天讲的课一节一节地回忆,这样重复地再学一次,能达到强化的目的。物理题有的比较难,有的题可能是在散步时想到它的解法的。学习物理的人脑子里会经常有几道做不出来的题贮存着,念念不忘,不知何时会有所突破,找到问题的答案。

八、虚心向别人学习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向同学们学习,向周围的人学习,看人家是怎样学习的,经常与他们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千万不能自以为是。也不能保守,有了好方法要告诉别人,这样别人有了好方法也会告诉你。在学习方面要有几个好朋友。

九、丰富知识结构要重视知识结构,要系统地掌握好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把零散的知识系统起来。大到整个物理的知识结构,小到力学的知识结构,甚至具体到章节。

十、务必学好数学物理的计算要依靠数学,对学物理来说数学太重要了。没有数学这个计算工具物理学是步难行的。大学里物理系的数学课与物理课是并重的。要学好数学,利用好数学这个强有力的工具。

初中八年级物理章节内容1.机械运动2.声现象3.物态变化4.光现象5.透镜及其应用6.质量与密度7.力8.运动和力9.压强10.浮力11.功和机械能12.简单机械

初中九年级物理章节内容13.热和能14.内能的利用15.电流与电路16.电压电阻17.欧姆定律18.电功率19.生活用电20.电与磁21.信息的传递22.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单位;2.误差二、运动的描述1.定义;2.参照物三、运动的快慢1.速度;2.平均速度四、测量平均速度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所以运动必须选取参照物。大部分运动是没有规律的。大的运动指的是宇宙、日月星辰、太阳系、地球、月球等的运动;小的运动指的是分子、原子、电子的运动;我们研究的主要是中间的运动,主要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发生的位置变化。

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振动;2.介质;3.回声;二、声音的特性1.音调;2.响度;3.音色;三、声的利用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物理学上:乐音: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噪声:物体做不规则运动时发出的声音。现实生活中: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任命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音色;声音大小-响度;声音高低-音调。声音的等级用分贝来表示,保护听力应控制不超过90分贝;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不超过70分贝;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不超过50分贝。

第三章物态变化一、温度1.定义;2.单位;3.测量;4.温度计使用方法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的定义和特点;2.凝固的定义和特点;3.晶体物质和非晶体物质的不同;三、汽化和液化1.汽化的定义、分类、影响因素和作用;2.液化的定义、方法、好处和作用;四、升华和凝华1.升华的定义、特点和常见的物质;2.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第四章光现象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2.规律;3.光线;4.应用及现象;5.光速;二、光的反射1.定义;2.反射规律;3.分类;三、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成像原理;2.球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的定义、性质和应用;四、光的折射1.折射;2.光的折射规律;3.折射的现象;五、光的色散1.光的色散;2.色光的三原色;3.物体的颜色;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1.名词;2.典型光路;3.填表;二、生活中的透镜1.照相机;2.投影仪;3.放大镜;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实验;2.实验结论;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四、眼睛和眼镜1.成像原理;2.近视原因;3.远视原因;五、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2.望远镜;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是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一、质量1.定义;2.常用工具-天平;3.天平的使用;二、密度1.质量、体积、密度的关系;2.密度的定义及特点;3.密度的应用;三、测量物质的密度1.量筒的使用;2.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四、密度与社会生活1.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一般物体都是在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水除外;2.密度与物质鉴别,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可以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来鉴别物质;

第七章力一、力1.力的作用效果;2.力的三要素;3.力的表示;4.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二、弹力1.定义;2.测力计;三、重力1.万有引力和重力;2.重力的大小;3.重力的方向;4.重心;

第八章运动和力一、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即: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特性;惯性不是力,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物体惯性大小只与质量大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运动快慢无关;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二、二力平衡1.定义;2.测力计;三、摩擦力1.定义;2.分类;3.影响摩擦力的因素;4.生活应用;

第九章压强一、压强1.压力;2.压强;3.改变压强的方法;二、液体的压强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及特点;2.液体压强公式;3.连通器原理及应用三、大气压强1.实验证明存在大气压;2.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3.标准大气压;4.大气压的变化;5.大气压的测量及应用;四、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2.飞机的升力,机翼是上下表面存在的压强差,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第十章浮力一、浮力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差产生的。二、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2.公式表示;3.适用条件;三、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1.浮力与重力大小影响浮沉;2.浮力的应用,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一、功1.定义;2.计算;3.原理;二、功率1.定义;2.公式;3.单位;三、动能和势能1.动能的定义及影响因素;2.势能的分类及特点;四、机械能及其转化1.机械能;2.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3.动能和弹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一、杠杆1.定义;2.平衡条件;3.应用;二、滑轮1.分类;2.滑轮组;3.使用轮轴时,省力和省距离的分类;三、机械效率1.有用功;2.机械效率;3.斜面的机械效率;

第十三章热和能一、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2.分子间的作用力;二、内能1.内能;2.影响因素;3.改变内能的方法;三、比热容1.比热容;2.热量的计算公式;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一、内能的利用内能的利用方式:1.加热,实质是热传递;2.做功,实质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二、热机1.热机;2.内燃机;3.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4.热值;三、热机效率1.影响因素;2.效率定义;3.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

第十五章电流与电路一、电荷摩擦起电1.电荷;2.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4.中和;5.导体和绝缘体;二、电流和电路1.电流;2.电路;3.电路的构成;4.电路的三种状态;5.电路图;三、串联和并联1.串联电路;2.并联电路;四、电流的强弱1.电流;2.电流表;五、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第十六章电压电阻一、电压1.电压;2.电压表;3.电池组电压特点;二、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三、电阻1.电阻;2.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四、变阻器1.滑动变阻器;2.电阻箱;3.滑动变阻器与电阻箱的比较;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一、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1.欧姆定律;2.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路规律的比较;三、电阻的测量伏安法

第十八章电功率一、电能1.电功;2.电能表;3.串并联电路电功特点;二、电功率1.电功率;2.串并联电路电功率特点;3.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伏安法四、焦耳定律及其应用

第十九章生活用电一、家庭电路1.进户线;2.电能表;3.闸刀开关;4.保险丝;5.插座;6.用电器(电灯)和开关;7.测电笔;8.家庭电路中触电的原因;9.触电急救常识;二、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1.发生短路;2.接入电路中的总功率过大;三、安全用电1.高压触电的两种方式:高压电弧触电、跨步电压触电;2.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小于0v)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大于0v)带电体;3.电路的两种主要故障是短路和断路。

第二十章电与磁一、磁现象磁场1.磁现象;2.磁场;3.地磁场;4.保险丝;二、电生磁1.奥斯特实验;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3.安培定则三、电磁铁电磁继电器1.电磁铁;2.电磁继电器;3.扬声器;四、电动机1.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2.电动机五、磁生电1.电磁感应现象;2.发电机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一、现代顺风耳-电话1.电话;2.电话交换机;3.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二、电磁波的海洋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受;2.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受;3.移动电话;4.音频、视频、射频和频道;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1.微波通信;2.卫星通信;3.光纤通信;4.网络通信;

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能源家族1.化石能源;2.生物质能;3.一次能源;4.不可再生资源;5.可再生能源;二、核能1.裂变;2.聚变;三、太阳能四、能量的转化和守恒1.能源革命;2.能量守恒定律;五、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98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