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需要注意哪些 http://pf.39.net/bdfyy/bdfyw/180905/6506031.html
古人云:“穷生奸计,富长良心。”
有的人,就把这句话奉为圭臬,认为大多数穷人品行不好,大多数富人品行就好。
这便是误解了古人的话语。
所谓的“穷生奸计,富长良心”,他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这个人品行原本就不差。
所以,贫穷而生奸计,是因为他被逼无奈;一旦他富有了,便会显露出他本来善良的模样。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很多“为富不仁”者、富人傲视穷人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富裕并没有让这样的人长出良心,反而让他们的阴暗面暴露无遗。
在弱者身上挑毛病
看到过这样一个视频。
一名学生被同学欺负,于是去告老师。
老师不但不为他主持公道,反而问道:他为什么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呢?
一个巴掌拍不响,肯定是你也有问题,你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弱者被强者欺负,不让强者去反思,却让弱者去反思自己,世上哪有这种道理呢?
那么,这样的老师,为何要这样做呢?
其实就是懒散,不作为。
作为老师,他们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一味地图省事,甚至为了省事,不惜扭曲事理。把无理的,说成是有理的。
他们喜欢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所以,欺人者,就可以“理直气壮”的欺负人;被欺者,只能“理屈”的忍受欺辱。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也经常会被苛刻的要求。他们犯了一点错,也会被上纲上线。
对于弱者,不是应该同情吗?为何有些人会如此苛刻呢?
这便是出于某些人“落井下石”的恶趣味。他们自己生活优渥,无忧无虑,却又喜欢从“挑剔弱者错误”中获得快乐。
有的人,在弱者身上挑毛病,是为了向强者献媚;有的人,则是为了凸显自身的“高级”。
古人云:“君子不长衰,小人无久运。”
喜欢挑剔弱者、欺凌弱者的人,即使再富贵,也难以长久。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唯厚德,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在强者身上找优点
有的人,面对强者的过错,甚至横行无忌,都能为他们找到“合理”的托词。
面对一些老板的唯利是图、对员工的苛刻行为,他们会说:人家开公司是为了盈利,又不是搞慈善;
面对强者的掠夺行为,他们会说,这世间就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
把不道德的行为,说成是正常现象,甚至是合理现象,是人性最大的恶。
一个人开公司,盈利本无可厚非,但是,盈利也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了盈利,钻各种空子、肆无忌惮地损害员工利益,显然是不行的;
人类社会,有道德礼义,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显著特征。
一个人,如果遵循弱肉强食的法则,无视道德礼义,那和丛林里的动物,有何区别呢?
有的人,一旦发现强者微不足道的优点,就大加赞扬。
其实完全没有必要。
那么,他们为何拿着放大镜去看所谓的“优点”呢?
这便是对强者的献媚。
以前的人,有“谁弱谁有理”的思维误区;而如今,很多人却喜欢“挑剔弱者,从强者身上找优点”。
相比“挑剔弱者,从强者身上找优点”的功利行为,“谁弱谁有理”的行为,则多了一份恻隐之心。
《史记》中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一个人,如果因为面包而犯错,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对于弱者,不应当持“挑剔”之心,而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与帮助。
只有“仓廪实”了,他们才能知道,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
我们对于强者,不必太过宽容。一个人为了“贪欲”而犯错,是不值得“同情”的。
有了还想更有,甚至剥削压榨穷人来满足私欲,这样的人,即使有优点,又何足道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