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语文同步学,走一步,再走一步重难

一、了解作者

莫顿·亨特(~)美国作家、心理学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

他的代表作有:《痛击》、《心理学的故事》、《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悬崖上的第一课》。

本文选自《心理学与成长》。

二、背景

本文原题为《悬崖上的一课》,是莫顿·亨特晚年写的回忆自己八岁时一次爬悬崖的经历。儿时的莫顿·亨特体弱多病,性格怯懦、孱弱,他时常为此感到羞愧,也时常因此受到同龄孩子的欺侮和蔑视。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没有人能够给他真正的快乐,而那一次爬悬崖的经历,却让他从父亲那里学会了自信,学到了克服困难、实现远大目标的方法。他把这一经验推而广之,成为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从此,他变得坚强乐观、勇于进取,最后成为一名作家。

三、重点词语

灰心丧志:因遭到困难、失败,意志消沉

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

头晕目眩:头部感到眩晕,眼睛昏花。形容人因劳累或恐惧而神志不清

四、整体感知

1.这篇叙事散文究竟讲了一件什么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小时候,瘦弱胆小的“我”在与同伴们攀上悬崖途中不敢下来,后在爸爸的指导下“我”一步一步走下悬崖的故事。

2.这群小男孩为什么爬悬崖?

因为他们厌倦了玩弹珠,以及拿放大镜。烧灼干树叶的游戏

3.为什么“我”将爬悬崖称为冒险?

a、因为小时候“我”体弱多病,在母亲的警告下“我”从未做出过出格的事情。

b、因为悬崖有60英尺(约18米高)。且悬崖像一面几近垂直的墙耸立在石中。

4.“冒险”一词在文中出现的作用是什么?

设置悬念,引出后文“我”被困在悬崖上的事情。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2%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92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