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海波的冷与热一位著名重症医

1爱分享听新闻放大镜放大字体缩小字体自1月19日临危奉命奔赴湖北武汉至今,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医院副院长、著名重症医学专家邱海波已在抗疫一线坚守37天。2月24日晚,在接受央视《新闻联播》采访时,邱海波面对镜头表示,“我们要充分发挥高水平医疗团队的作用,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我们看到今天,全国已经把10%的重症医生集结在武汉,集结在湖北。同时,我们有大量国家医疗团队在这里,我们有信心把重症病人和危重病人的病亡率降低,有信心打赢这场抗疫战争”。信心背后是屡次出征的临危不乱和铁血使命。作为“国字头”专家,这已经是邱海波的第N+1次出征。夫人赵健笑谈,“在他身上,我总是能感受到最前沿的病毒”。年非典疫情、年四川省猪链球菌病疫情、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年H7N9禽流感疫情……邱海波总是冲在“一线”。冲在“一线”的背后是救死扶伤的医者情怀和侠之大者的“硬核”实力。作为国内第一位重症医学博士,邱海波率先参与创建并发展了“重症医学”这个学科。在高峰学科相对比较多集中在北上广的情况下,在江苏南京的医院打造了包含上百名医护团队的全国重症医学的精锐之师,成就了全国一流的重症医学高峰学科。如今,邱海波团队已派出六批医护前往湖北抗“疫”一线。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医院一线的潘纯、谢剑锋,担任江苏援黄石医疗队救治(专家组)组长、负责江苏医疗队的临床诊治工作的黄英姿,留守江苏、医院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诊治的杨毅等团队多人已经成为抗“疫”一线的领军人物。武汉打到“最吃劲”的阶段,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的治疗成为目前战疫的关键局。邱海波和他的团队在“主战场”继续毫无保留地挺进。邱海波在抗“疫”一线(中间为邱海波)战疫一线:邱海波和他的“重症天团”1月19日,临危受命的邱海波急赴武汉,第一时间赶往集中收治重症患医院。出发那天,他和夫人赵健简单告别,就像平常上班一样。出差是邱海波的常态,赵健早已习惯。“只是没想到这次时间这么长,过年也没回来”。除夕当天,赵健和从上海赶来的邱海波母亲和大哥三人吃了一顿“团圆饭”。除夕夜,一线忙碌的邱海波跟家人视频报平安,“一切都好”。邱海波从来都报喜不报忧,极少跟家人提及危险的情况。虽然夫人赵健跟他是同行,但也总是在报道中才看到他的近况。“在报道里,我看到他给病人插管,会担心,提醒他做好防护。有一次,我在电视里看到他挺疲惫的,去问他,他否认,‘没有的事,那是没拍好’”。这些天,他几乎一直泡在武汉医院的“红区”。“红区”是前线中的前线,是人类与疫魔交锋最为激烈的战区。在这里,感染的风险更大,防护的要求也更为严格。最长的一次,邱海波在“红区”不吃不喝泡了五个小时。进出“红区”,是邱海波的日常。邱海波夫人赵健接受荔枝新闻采访赵健几乎能想象邱海波在一线的状态。“他年轻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工作狂’。即使在吃饭、睡觉,病房一声电话,马上他就走了”。尽管已经55岁,在ICU这个岗位上干了30年,邱海波依旧保持着年轻时的热情。“他超级热爱这份职业,甚至热爱都不足以表达,这是他的命”,邱海波弟子、共事20多年的同事、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杨毅如是形容。在抗“疫”一线,已经是专家组成员的他,几乎每天都要去病房查房、观察。“临床医生就是要身临病床。你不到床边不看到病人,永远不知道疾病的特点,不可能网上搜搜就能看好病”,这是邱海波的坚持。他不仅去病房,而且进“红区”,给患者“插管”。在新冠肺炎的治疗里,气管插管是在无创呼吸机使用无效后的急救方法。但这最有效的办法却也是最危险的操作。有人曾把插管组比喻成敢死队,这个动作距离患者非常近,在气管切开那一瞬间,胸腔气流会携带病毒喷出,即使有层层防护,也有感染风险。但是,邱海波从来都毫不犹豫地冲在前面。在接受前方记者采访时,邱海波坦言,“作为专家组成员,你必须冲锋在前,如果你害怕了,别人就更害怕”。他用行动诠释了“专家”的“气魄”,也用智慧证明了专家的“权威”。专家下沉、全国驰援、医院……在武汉期间,邱海波和专家组成员多次当面向孙春兰副总理汇报工作。一些建议当场拍板,高效落实,成为改善战疫局面的关键举措。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派出3万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其中重症专业医护人员超一万名。全国调动的医疗力量已经远远超过汶川地震。邱海波和他的“重症天团”也成为守护前方的中坚力量。医院院长滕皋军接受荔枝新闻采访和邱海波并肩作战多年的医院院长滕皋军告诉记者,“目前医院已经派出六批医护团队前往湖北。不仅重症医学的专科医生医院的中坚力量,重症医学的专科护士也成为各医疗小组的组长”。邱海波弟子、相处20多年的同事杨毅接受荔枝新闻采访时触动落泪杨毅在谈及团队出征时颇为触动,“大年三十,我在科室里做动员,‘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重症医学责无旁贷’,当我发出这样的号召时,科室里80后、90后的小朋友几乎齐刷刷地响应,这让我非常感动。我们从来不觉得出征就是英雄,只是作为一个重症医学医生的责任所在。这份责任感,是邱海波传承给整个团队的灵魂。我们常常开玩笑,‘邱教授是鸡血王,他带着一群鸡血在战斗’”。理性之冷:科学精神和严格细致在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可以看到这个团队的气质,干净利落、系统有序。办公区的右墙上贴满了国内外文献;左墙上则是团队在各个国内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身影,几乎每一张都有邱海波。“从年非典疫情开始,中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都有邱教授的身影。因为任何大灾大难,都会有重症病人。只有重症医学的医生亲临现场,才有可能去临床观察,提升整个团队的救治水平”,杨毅说,“他是我的硕导、博导,也是我共事20多年的同事,在他的身上,我体会最多的就是责任:医生的责任、老师的责任和学科建设的责任”。邱海波对团队成员近乎严苛,“冷酷”地追求极致。滕皋军又将此形容为“魔鬼训练”,“他在工作中是个‘嫉恶如仇’的人。每周例会,(团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他绝对不会容忍,一定会讲出来。他们(团队)还会做质量控制查房,只要一个细节没到位,就会当众出丑”。滕皋军感叹,“能够留下来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延续他那种雷厉风行的风格。有其师必有其徒,他的女弟子黄英姿和杨毅身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他的风格”。不过,就连风格和邱海波相似的杨毅,在谈到导师时,也会开玩笑道,“他是我们的‘凶神’。他对我们是真凶,比爹妈还凶,像家长一样,觉得你可以要求自己做得更好。不过我们说他凶,更多的是一种敬佩”。杨毅尤其提到曾有一次去“探望”导师反而被“骂”的经历,“有一次他生病住院了,我去看他,他特别生气地跟我说,‘你不要来看我,赶紧去把你自己的事情做好’”。杨毅笑言,“如果此刻他知道我在接受采访,马上又要骂我不好好干活了”。夫人赵健曾经“旁敲侧击”地为学生“求情”,“你对他们会不会要求太高了?”邱海波冷峻回复,“如果不对他们高要求,他们怎么能做一个好医生呢?”这种严格到近乎苛刻的“冷”风格也让整个团队迅速成长。“20多年前,重症医学在国内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多年努力,邱海波建设的学科团队,已经是国内最顶端的学科之一,成为医院一张闪亮的名片”。滕皋军评价,“邱海波团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能冷静果断地做判断。这离不开他们平时积淀的文献材料,也离不开他们日积月累的临床实践。在大局上,邱海波和他的团队一丝不苟地执行国家的临床标准和规则;在个体中,他们细致观察每个病人的病情,强调盯出来的临床经验”。这也是杨毅对邱海波的评价,“他能够把握全局,但也专注细节,事必躬亲。往上有大局,往下有落实。我觉得可以用‘顶天立地’来形容”。令杨毅记忆犹新的是,十多年前,年轻的邱海波已是团队leader。当时做动物实验,需要去安徽的农场买动物。“邱教授就跟我们一起坐车去,一起到安徽把动物拉回来”。赤忱之热:挽救生命和治愈心灵对待团队,邱海波“冷峻严苛”。但是对待病人,邱海波却“和蔼可亲”。在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员工墙上,邱海波名字下面写着他的信条,“用‘心’看病”。在江苏广电总台媒资库珍贵的影像资料里,至今保存着好几段邱海波在年非典疫情期间救治病人的视频。在视频里,他给躺在病床上的30岁病人送花,鼓励她,“生日过了,可能很快就出院了”。他仔仔细细地描述一位二十九中学生每一天的病情。一位患上非典的老人插着鼻氧,在镜头前也对他不吝夸赞,“邱医生真的对我们特别好,他带的团队也对我们特别好”。年非典疫情期间邱海波在病房记者注意到,在年的非典报道中,还有一段时任零距离主持人的孟非和邱海波连线的视频。当时,邱海波冒着被感染的极大危险为重症疑似病人插管,让很多人为之感动。但是连线时,邱海波却一直谦虚解释,这是一位医生的普通之举,当时只是正好他戴上了头罩,有了必要的防护,“如果是其他人戴上了头罩,他肯定也会这样做”。邱海波与孟非连线视频那一年,为了争分夺秒地抢救病人。邱海波放弃了去病区外几公里的虹桥宾馆入住,选择留守病区。那一年,邱海波担任南京非典病区治疗专家组组长,带领医护人员创造了非典病人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骄人记录。五年后的年汶川地震,邱海波再一次走上战场。他和同事在帐篷里奋战十天十夜,多个小时,争分夺秒和死神赛跑,成功抢救多人次。救援结束后,他还一直惦记着在地震里截肢的孩子们。年汶川地震邱海波与地震获救少年合影“有人觉得我们医生比较‘冷’,我们也是人,心里对这些孩子会有说不出来的感觉,会牵挂他们过得好不好。我们见与不见,都是家人。”邱海波曾对媒体说。十多年间,他多次给当时在地震中截肢的高一女孩汇款,并附言“好好学习”。他记得截肢的7位孩子中每一位的名字,“这7个孩子都是当时伤情最重的。现在看到他们长大成人,有的读大学,有的参加工作,有的还创业当起老板。有的孩子开淘宝店卖唇膏和口红,我还偷偷买过几十只,送给科室的同事们”。赵健告诉记者,家里至今还有当时邱海波从自主创业的孩子们那里买的肥皂。“知道他们过得好就好”。对待病人,邱海波倾尽全力。对待家人,邱海波会“偶尔缺席”。在年非典疫情报道的一段视频中,隔着十几米远,邱海波在隔离门内远远地向远处的夫人和儿子挥手,那是他们多日未见后的一次珍贵“遥望”。转眼间,年幼的儿子已长大成人。得知父亲再次出征一线,他直言,“我知道,他肯定会去”。这是邱海波家人的特有“淡定”,“虽然也曾打趣他,‘我要帮你记一下,你一年不在家的时间究竟有多久’。但是我想说,我支持,并且以后会继续支持”,赵健说。采访完的第二天,天下起了蒙蒙雨。记者进医院时发现,测量体温的工作人员正是昨天接受采访的邱海波夫人赵健。特殊时期,尽管她不是一线抗疫的医务人员,也自医院的人员监测体温等志愿服务。邱海波夫人赵健在防控一线工作或许这是家人和邱海波并肩的方式,那套蓝色的“防护服”在灰蒙蒙的天气里,闪闪发亮。(荔枝特报专稿撰文/周诗婕采访/周明、周诗婕视频编辑/奚宇)来源:中国江苏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69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