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疫情下逛博物馆的老人增多,展品说明牌

喜欢逛博物馆的中老年人越来越多。馆内有些细节让中老年观众不适应,比如展品的说明牌字号太小、颜色偏暗、位置偏低、内容较少……对此专业人士认为,博物馆的展陈设计应该兼顾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

观众拿手机当“放大镜”

“这是年还是年啊?”走进博物馆展厅,66岁的谷女士对着一幅水墨画的说明牌犯了难,即便是把眼睛眯成了一道缝儿,她还是看不清上面的字。于是她从兜里掏出手机,点开相机功能,拍照后将图像放大了3倍,这才看清了说明牌上的小字。

观众拿手机当“放大镜”

记者在多家博物馆随机采访了十余位中老年人,字号太小是他们阅读说明牌时遇到的最大障碍。部分展厅里,有的说明牌标题单体宽度只有六七毫米,正文字体只有5毫米,让许多五十岁上下的中年人都皱起了眉头。

字号小再遇上说明牌配色不协调,更是让人感觉难上加难。在一个展览中,部分说明牌的底色采用了和整个展厅色调一致的蓝灰色,上面配上黑色的小字,着实考验观众的眼力。有一块说明牌贴在了展柜内部,观众只能站在一米外,踮脚探头仔细辨认说明牌上的内容。“我们眼睛花了后,看上面的字特别费劲!既然隔了这么远,展品旁又有空间,说明牌上的字不能放大些吗?文字和底色的反差不能大一些吗?”看着说明牌上的小字,王先生直摇头。

“贴在透明展柜上的字,更难辨认!”王先生指着另一个展柜说。顺着王先生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黑色小字直接贴在了透明玻璃上,头顶的射灯照到玻璃展柜上就是个晃眼的小亮点儿,文字下还有五颜六色的展品,看得人眼花缭乱。“凑近后还得找准角度,比练瞄准还费劲。”王先生边说边左右侧头演示着。

有些展厅的说明牌光照度不高,也让中老年人很“头疼”。“整个展厅里黑乎乎的,年轻人想看清说明牌上的字都得仔细辨认,对我们上岁数的人就更不‘友好’了。”因为怎么也看不清说明牌,孙先生草草结束了参观。

位置“忒累腰”内容“太吝啬”

从展厅里走出来,年过五旬的胡女士揉着腰赶紧找了个座位坐下休息,“展厅里有的说明牌位置太矮,仅有两三行小字,人被拦在了1米开外,想看清上面的字就得踮脚弯腰探头,实在太不方便了!”说明牌位置不合适,让胡女士的观展体验有些糟糕。

观众弯腰看说明牌

令胡女士印象深刻的是,有的说明牌直接贴在了透明的玻璃展柜上,文字的高度只有80至厘米。“标题站着勉强还能看清,可下面还有3行中文小字,正文内容挺长,读一条就得弯着腰看一两分钟,这哪受得了啊!”胡女士说,转到后面她实在弯不下腰了,只能把感兴趣的展品介绍拍下来,回家再慢慢阅读。

还有中老年观众抱怨,一些展览的说明牌内容过于简单,使观展如同走马观花,很难真的读“懂”展品。在展厅里,陈女士指着一幅名为《走向胜利》的油画说:“展牌只是干巴巴地交待了作者、创作时间和尺寸,展品背后的历史意蕴和文化内涵都没看到。”看着眼前琳琅满目的展品,陈女士遗憾地说,“我与展品的距离虽然近了,可心理距离依旧遥远。”

王茜是中国人民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毕业的硕士,有着14年博物馆志愿讲解的经验。她在调研中发现,说明牌上的生僻字也是观展的“拦路虎”。特别是古代青铜器、玉器的说明牌上常会看到生僻字,诸如“斝(jiǎ)”、“罍(léi)”“甗(yǎn)”等,很多人连念什么都不知道,这个时候如果说明牌上标个拼音或是简单注释,就解决了大问题。另一方面,介绍“簋”时,说明文字里常常提到“圈足”“侈口”等考古学、文物学的专业内容,介绍图案时也会提到“蟠螭纹”之类的生僻词,观众看了也是一头雾水,很难真正获取有效信息。

王茜无奈地说,她遇到一位爸爸带着女儿去博物馆参观,孩子没读懂说明牌,爸爸说要是不认识中文,就看看底下的英文怎么写的,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59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