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中学时期学过一篇文言古文,名字是《送东阳马生序》,是明朝大文学家宋濂写的文章。其中有一句让我印象深刻,“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也就是说宋濂年轻的时候为了看书而抄书,不愧是大文学家,这种精神让我们敬佩。但是反过来想,写这么多字,眼睛受得了吗?近视了又怎么办呢?
宋濂其实啊,早在汉朝就已经有“眼镜”了,但是准确来说只能称作放大镜,有一种天然的石头,通体透明且杂质少,没错,就是水晶石。当时古人将水晶石细心磨制,使得中间厚边缘薄,也就是凸透镜,和现在的放大镜是一样的,并且还用黄金镶边,在当时不仅仅是看书的工具,还是奢侈品。
这么贵重的物品,普通人家肯定用不起。我们熟悉的凿壁偷光的故事,主人公匡衡“勤学而无烛”,不得不凿开墙壁,“以书映光而读之”。匡衡是封建社会广大贫苦人家勤苦学习的缩影,像这样贫苦人家买不起“眼睛”要怎么办呢?
凿壁偷光东晋时期张华写了一本书,叫做《博物志》,书中记载“削冰命园,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也就是用冰做凸透镜。还有记载说,古人因为书上的字小看不清楚,“以水精承目照之”,其实也是运用了放大镜的原理。
当然了,贫苦人家具体怎么应对,还需要我们多研究。
削冰再说眼镜的发展史,其实我们熟知的墨子写的《墨经》已经有了对光的直射反射等记载,这也为日后人们以水晶石、水滴、冰片做凹凸镜提供了理论基础。
据南宋《洞天清录》记载了“叆叇(aidai)”就是眼镜的雏形。从明代开始,已经出现了可以带上的双腿眼镜,与现在我们使用的眼镜非常类似了。
明朝《南都繁会景物图卷》中戴眼镜的人熟悉明朝历史的人都知道一位著名科学家,被称为“明朝科学巨人”,这位“科学巨人”可了不得,不仅精通光学还擅长制造,可以根据眼睛的情况配镜,相当了不得,著书《镜史》,记载了近视镜、昏眼镜、远镜等多种制镜方法。
请记住他的名字,他叫孙云球,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孙云球画像电影《妖猫传》中的人物白乐天(即白居易)对人说:“你没尝过我在寒冬的深夜里苦苦写诗跪求一字的折磨!”这句台词从侧面反映了古代读书人读书用功。据说大诗人白居易也是个“近视眼”呢。
其实啊,虽说古代勤奋读书的人不少,但是那时候读书人还是少数,农业社会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除了那些求功名的读书人,熬夜看书的人很少。
并且没有什么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可以辐射伤害眼睛,所以近视的比例并不大;再者,古代读书人讲究握笔的方式以及读书的姿势,这也可以减少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