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蓝料珐琅彩山水诗文盌鹰击长空竹均

我们说过,雍正非常喜欢宋元画风,这种爱好影响了朝堂之外。清初书画四大家都以研习宋元画风为主。王翚,字石谷,由于翚(hui)太生僻,现代人都称王石谷,他将黄公望、王蒙的书法性用笔与巨然、范宽的构图完美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大气浑厚、气势勃发的山水画风格。

附图

这是王石谷的水墨山水画的局部截图,典型的宋元画风,这种风格直接影响到雍正时期瓷器山水画。雍正彩瓷花鸟受恽寿平影响很大,而山水画则受王石谷影响极深。今天介绍一件自己的藏品——蓝料珐琅彩山水诗文盌,我们一起看看,一起比对。

附图

这是碗的一个侧面山水,旁边就是高峡平湖,结合后面发的图片可以看出与王石谷的画风完全一致。碗直径14.8厘米,高8.2厘米,比馆藏的两件都大,尽管目前市场价是设色山水价格高于水墨山水,但是水墨山水更讲究心意相通和绘画技巧。水墨山水起源于唐,成行于宋,盛行于元,到明清得以延续。古人更讲究心意相通,所以大画家们都画过水墨山水。山水画特别讲究一步一景,也叫移步异景,意思是欣赏山水画的时候,有一种“人在画中走,景在眼前过”的真实感受,再加上欣赏者对画和景有着自己的解读,让人欲罢不能。古书画对于现代人来说收藏太不容易,因为不好保存与修复,让我们看看古瓷器上的水墨山水画吧,先看看景致,整个画面崇山峻岭、山中溪水穿林而过,拾阶而上的丛林深处竟隐约有人家,真正应了那句诗“白云深处有人家”啊。山的分层、画面的布局特别讲究,驾轻就熟的绘画技巧让人钦佩。

附图

这是上幅画的侧面:高峡平湖,远山近水给人无限遐想。我们一直在说雍正性格内敛,所以特别喜欢精致小巧,构思精巧的东西。中国水墨山水画最是讲究这种精致,所谓“疏能跑马,密不透风”是中国山水画的一种布局方式,上幅是“密不透风”,这幅就是“疏能跑马”。这种疏密有致的画风,精巧的构思,加上土与火的作用把山水画烧制在瓷器上,用蓝色珐琅彩画出水墨的效果。它能够得雍正垂怜也就好理解了。

附图

这是高峡平湖的侧面,我们转动碗的时候就是在移步异景,山脚下也有人家,屋后高大挺拔的杉树,处处体现出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真正的人间仙境。

附图

这是御题诗“树接南山近、烟含北渚遥”。说实在的,这两句诗个人觉得比我朋友那件苹果尊上的诗写的好,也经常出其他雍正珐琅彩瓷器上。左边款不说了,阴刻“山高”、阳文“水长”,右边是“佳丽”款。这个我解释一下,雍正珐琅彩以及一些特别漂亮的粉彩上经常出现“佳丽”款。清代文献没有任何关于这个款的说明,后来的收藏者却是浮想翩翩。有人推测“佳丽”应该是指雍正最喜欢的妃子年贵妃。根据就是故宫馆藏著名的雍正“十二仕女”画像,还有文献对年贵妃家族的一些记载得来的。

附图

这就是“十二仕女”中的一幅,因为雍正有个爱好,喜欢让宫廷画师把自己画成宋人的造型布局在各种画里。所以有人认为这幅画里画的都是雍正的嫔妃们,并且根据衣着和摆设,推断这是雍正最喜欢的年贵妃。因为她没有穿红色外套,所以等级不是皇后,但是屋里的摆设却是十二个女人中最好的。左上角最上面那个是天青釉汝窑水仙花盘,右边上面那个红色的壶是著名的宣德鲜红釉僧帽壶。这两件现在都是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别的就不一一说了,也都是重器。有人推测“佳丽”就暗指这位年贵妃。到底是不是,看法不一,却给收藏添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附图

左边是故宫馆藏雍正珐琅彩“绿竹长春碗”的“佳丽”款,这是书本上的印刷图片,所以缺少雍正瓷器特有的漂亮光泽度。右边是今天介绍的这件款。能看得出来,印章出自同一个人之手。

附图

上面是台北故宫馆藏那把蓝料珐琅彩执壶,也是“树接南山近”的御题诗。下面是北京故宫馆藏中我认为最漂亮的一件雍正黄地洞石兰花珐琅彩碗。这件我特别特别喜欢。款是“寿古”“清香”款,就不贴图片了。下面我们看看胎和底款。刘越老师说的珐琅彩七绝,介绍了“诗书画印”,还剩“胎釉型”,型就不用介绍了,直接看,能看得出雍正珐琅彩的器型最美。

先看看胎吧,附图

明清官窑的胎有一个俗称叫“糯米胎”,到雍正时,官窑的胎特别细腻,珐琅彩又是中间最细腻的胎。右边是刘越老师文章中的保利珐琅彩拍品的胎,这个拍的比较好,只取了中间的胎,绕过了圈足两边的火石红,估计是针孔式放大镜拍的,刘越老师说是五十倍,左边是我的碗的胎,看中间那一块,质感一样,我只有三十倍放大镜,还不是针孔式,绕不过火石红。仔细看看,真的很糯。

看看款,根据文献记载雍正所有的珐琅彩底款都是一个叫徐国正的书法家写的,他的字有点拘谨,不如戴临大气。

附图

这就是刘越老师,手里的杯子是保利的拍品。杯子非常小,所以这个款写的特别不好能理解。

附图

这是款的放大,根据刘越老师说的,徐国正的款有一个特点,每一个字的边缘好像都有一个边线,其实这并不是勾写的。而是写字的人非常认真恭谨的时候,特别是提着笔写的时候,毛笔的中锋其实是空的。用小心翼翼特别拘谨的力道,蘸着釉水所写出来的字,反而会出现中间比较虚、釉水在边缘聚集的效果,以此证明当时写款人谨慎、拘谨之态。

附图

这是我这件的底款,因为我这件比那件大的太多了,也便于书写,明显我这件比保利的那件写的好,这是局部放大四十倍的。每一笔都有边线,不过中锋不是很虚,每一笔很有力度,顿笔、运笔、重笔非常清晰。蓝料珐琅彩太美了,美得让人心醉,我们一起看看局部放大的图片吧。

附图

左边是笔者藏品的局部截图,右边是故宫馆藏的局部,因为是印刷图片,不仅色差严重,图片也模糊不清。但是能看得出来柳树画风一致。在两幅画片中,柳树的后面都有房屋。这是中国古人的讲究——屋前栽柳:对普通人来说是“屋前一颗柳,金银财宝往家走”的风水宝地。对于文人来说,那是“执柳相送”的风雅,客人要走了,摘一枝柳条表示“希望客人留下来”。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就是屋前栽有五颗柳树,文人风雅!左下角有一个非常小的标签,我贴的,想问问有朋友知道标签上面画片是什么吗?套网络一句话,认识那个器具的基本上都上年纪了。那是古人捕鱼的工具,改革开放前江南一带还有,读音同“扳针”。

附图

上面是奇松怪石,松柏苍翠挺拔,不见瀑布却见滚滚而下的流水,真正的江山如画。

下面是晚归的渔舟,独自停泊在岸边,宁静致远好居处。

参考资料刘越《珐琅彩瓷器鉴赏》

雍正珐琅彩粉彩五寸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38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