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特医食品临床试验

控制白斑发展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23/6185490.html

药物临床试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特医食品临床试验为什么均需要一定的样本量?

本系列小文的写作原则是尽量通俗易懂,就是临床试验小白也能看得懂。因此尽量少用术语,出现术语了也要先解释一下。一下按此思路展开。

样本量是什么?SampleSize

样本量就是样本的病例数,此处样本指我们拟进行的临床试验项目的人群(病人)。样本相对于总体而言。人们经常会问要做多少例的问题,样本量的概念就是针对此问题。

样本量不够能在临床试验期间或者临床试验结束后补充吗?

从统计学原理、GCP精神角度,原则上临床试验期间和结束后均不能补充样本量。有些特别的设计如ADDON设计,在试验前不固定样本量,而通常的设计,样本量是事先固定的。因为,统计效能需要在事先确定,已经统计了就没有计算效能的必要了。

结束后补充,从医院的项目管理和GCP角度更加无法进行,必须重新开始单独的项目,独立样本量的项目。除非有些审评老师的书面建议,才能不按独立样本量进行,他们可能针对特别的情况做出的判断和意见。

所以,样本量开始不设计好,项目就基本报废了!

研究中心(医院)间的病例数在试验开始后可以变化吗?

当然可以。但要考虑如下因素:第一,针对固定随机,病例数的调配应当符合区组数整数;第二,不要相差太大,相差越大,导致中心效应可能大(可以简单理解为有些中心的数据相反了);第三,要通过修订方案流程;第四,设计研究经费等其他组织问题。方案中最好写上竞争性入组。

监管审批会什么非常重视样本量?

先通俗解释

做临床试验就是比较两组之间差异,样本量可以比作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样本量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越能发现两组间的差异。我们中国的申办者老板总有想既要又要的愿望,既要能做出两组阳性结果(发现两组差异意义),又要减少样本量(期望减少费用和研究周期)。其实这两个期望是矛盾的。

数学意义上的统计学意义的比喻

即两组之间与0或1比较的情况。还是按放大镜的比喻理解,两组之间差异越小(如两组效应的均值),需要放大的倍数越大才能被研究发现,这个就是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疗效差距问题。

临床意义差异比较的比喻

简单说明一下,就差而言,试验组-对照组-临床意义的界值后,就可以按上述比喻理解。但由于临床意义也是计算参数,也是计算样本量的变量,比喻理解起来就有点拐弯了。那就直接记住,比如非劣比较两组越相近样本量越小,比如优效比较,试验组好的越多样本量越小。

其实上述两种情况,很符合人的直觉。两组之间的差距,加上样本量理解成放大倍数,就ok了。

最后统计学上的理解

样本量是统计效能的问题,主要与第二类错误(β),即假阴性相关,统计效能是1-β。通俗理解,若两组确实存在这期望的阳性结果,本次样本量能得出阳性结果的概率。也是重复性的精度的概念。

具体样本量的计算推到一般统计书本上均有。

最后,样本量总是估算,一来是存在迭代计算或近似计算,二来两组之间还要考虑随机比例等问题。

最后一个思考题?

两种一样的产品,就是同一个品牌同一个批号,分两组临床试验有可能得不出期望的阳性结果的原因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53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