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长假,《东方时空》再次推出时空国庆特稿——《中国故事》,一起来回看我们的共同奋斗,沉淀我们的共同记忆。就在今年,我们要在太空完成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天宫的建造。
中国空间站,永远值得期待。此刻,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神舟十四号、天舟四号组成的空间站组合体,正翱翔在距离地球公里的太空。就在这个十月,梦天实验舱将加入它们,中国空间站建设将迎来圆梦时刻。能在今年圆梦,这和过去十年中国航天自我超越和跨越的速度是分不开的。来看两个数据:太空交会对接的时间从44小时缩短到7个小时,而航天员驻留的时间则从13天增加到天。
龙楼:吃上“航天饭”的海边小镇
现在,我们翘首以盼的梦天实验舱,以及执行发射任务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都已抵达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随着发射临近,发射场边的一座小镇也将再度热闹起来。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是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母港,年就在龙楼镇开工建设。年6月25日,随着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这里腾空而起,龙楼,这座以往在地图上拿着放大镜都找不到的地方,一朝扬名。
那一天,这个总人口只有两万多人的小镇,涌入了十万游客。从此,龙楼镇有了一个响当当的金字招牌——航天小镇。
龙楼镇三面环海,龙楼人世世代代以打鱼、种地为生。那一次次航天发射,给龙楼镇和龙楼人筑起了一个怎样的梦呢?
海南文昌龙楼镇民宿老板娘祝影:我们之前一直在深圳,了解到航天(发射场)落户文昌之后,家乡的人也跟我们反馈,说是天翻地覆的一个变化什么的,我们就决定回来创业。最直观的当然是银行卡的数字在往上涨,每一年我们的营业数据也是一直在稳步上升。如果说是营业收入的话,大概是多万,越来越有那种幸福感。
航天让祝影这样的龙楼人实现了回乡创业梦,航天给龙楼镇带出了一个又一个小康村。
刘博洋:拍下中国空间站的每一步
航天带动和辐射的绝不仅是近水楼台的龙楼镇和龙楼人。每次火箭发射,都有一批追火箭的年轻人来到龙楼,用手中的镜头追火箭,他们越来越专业。
这个拍摄中国空间站的人叫刘博洋,社交媒体上,他自称是“天文八卦学家”,其实他是位90后天体物理学博士,也是天文、火箭摄影师。他拍的这段影像让网友们热血沸腾,因为这是第一次从地面上拍摄到的中国空间站高清影像,而且是咱们中国人自己拍到的。在这之前,一些国外的天文爱好者用他们的“土办法”拍出了国际空间站的精细影像,但国内却几乎没有人能做到。为了拍摄空间站,起初刘博洋也寄希望于国外的跟拍软件,但是都失败了。
天文摄影师刘博洋:放弃了用别人软件的幻想,开始自己开发,把这个空白给它填上,那应该还是挺有意义的。五天的时间我就开发出了这个软件的原型,再用大概十二天的时间,就第一次拍到了国际空间站,然后又用了大概两周时间等待中国空间站有过境的机会。
今年4月19日凌晨,中国空间站过境河北、山东一线,刘博洋终于如愿以偿。这段影像也为4月24日第七个中国航天日送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几个月来,中国空间站在不断成长。从五月份以来,中国空间站接连迎来了天舟四号、神舟十四号和问天实验舱。空间站建设过程中的每一次变化,都可能成为独一无二的瞬间,而刘博洋也用镜头记录了下来。
天文摄影师刘博洋:从四月份到现在,中国空间站的每一个阶段、每一种构型,我都有拍到,目前为止一个不落。两个大的实验舱上来前后,整个空间站就快速地由小变大。
9月20日凌晨,中国空间站再次过境北京,刘博洋又一次带着自己的大口径望远镜出发了,这已经是他今年第37次拍摄中国空间站了,尽管之前有一半都以失败告终,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拍摄的热情。
宇宙八音盒:“太空第一课”点亮的梦
值得期待的不仅是空间站圆了中国航天人的梦,更是空间站点亮了中国人的航天梦。年神舟十号第一次太空授课也点亮了一群听课孩子的航天梦,他们正努力让梦想成真。
这个能够听到太空声音的八音盒,出自清华大学的一群学生之手。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有学航空航天的,也有学美术、学建筑的。这个太空八音盒可以将收集的外太空波形数据转化成声音,实现“天地共鸣”。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生杨大卫:宇宙八音盒就相当于琴键的作用,而发出的响声就是经过我们处理过后的,这些来自深空的抽象科学信息,我们的目的在于让观众通过我们的八音盒,能够触发宇宙中可以被听到、可以被看到的一些科学信息,从而真正让我们的普罗大众能够时时刻刻感受宇宙空间当中的信息变化。
他们对航天的热爱来源于一个共同的经历,就是九年前的“太空第一课”。当时还是初中生的这些创作团队的同学们,在天南海北共同种下了这颗“太空梦”的种子。
今年4月,他们的太空八音盒已经在南京展出,未来还将去往更多的地方,这不也是一种梦想的传递吗!从年6月神舟十号飞行乘组第一次太空授课,到去年12月,中国空间站第一次授课,太空课堂受到越来越多的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4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