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是,胶片就是银盐感光胶片,由感光银盐涂抹在PC/PP/PET/PVC料制作而成,所以理论上其分辨率的极限由银盐颗粒大小决定。银盐颗粒越小,照片越细腻,但是让这些银盐颗粒产生变化所需的光量是不一样的,所以形成了50、、、等不同速度的胶片类型。照相乳剂中的卤化银成分不同,感光灵敏度则不同,按感光速度快慢排列的次序是:溴化银中加入微量碘化银的乳剂感光速度最快,溴化银第二,氯化银最慢。根据这些特性,一般来说负片乳剂中含有溴化银和少量碘化银,而氯化银仅适用于低速正片乳剂。卤化银晶体颗粒直径范围为20~50微米到50纳米间,大部分直径大小在0.1~4微米。依其类型、形态、大小及分布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感光材料的性能,如感光快慢、解像力、反差等。总之,我们可以认为胶卷的每个最小的感光信息点并非是可以无限多的。从经验上看,诺兰导演说:“光化学层面上完成的35mm胶片分辨率至少是6K,IMAX胶片可以上升到18K。”一般说来,那就是电影胶片从像素上来说大致等同-万像素的数字成像,这取决于执行扫描工作的输入输出设备精度。当然非要去最求极限扫描分辨意义并不大,因为你可以扫到理论上的上亿级分辨率,但是实际上已经没有了意义。科技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胶片已经从人类视野中慢慢消失当然,胶片的质感,色彩,画面层次,对比度等等方面占依旧占据很多优势。但是人们需求很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现在的电影记录设备轻松上8k,而大画幅的数码感光元件能够到上亿级分辨率,人们也研究了胶片的光学特征,阿莱利用这些特征也生产了可以比肩胶卷的电子摄影机。所以,胶卷已经走出了人们的视线,纠结这些问题已经不太重要了。像素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最小单位,用放大镜或者显微镜,是可以看到真正的像素的。当然,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在photoshop里面用放大镜对一张数码照片进行不断的放大,直到不能再放大为止,你会发现像素的最小单位。胶片在高倍电子显微镜下面所能看到的结构,大小不一的不规则的颗粒,这个和显示屏是两码事了以上是各种不同的液晶显示屏的像素,非常的整齐划一我们的液晶显示屏,我们的LED显示屏,都可以轻易用放大镜观察到最小的基本单位,这就是像素。我们的打印机,也有一个最小的基本单位,当然,打印机的情况稍微有点特别,可能需要几十个基本单位组成一个像素。我们的数码相机,其影像传感器,也是存在一个最小的基本单位的,这个通俗来说,就是像素了。因此,对于数码设备来说,无论是拍照设备,显示设备,打印设备,图像文件,都是以像素作为最小的基本构成。但是,对于胶卷胶片来说呢?如果我们放大镜来看一张传统胶卷胶片底片所制作而成的传统照片,你会发现传统照片上的颗粒,其实是大小不一的,不像显示屏的像素都是整齐划一的。如果我们用显微镜来看一张传统的胶卷胶片,你会发现,我们一般的显微镜,根本就无法看到最小的颗粒,因为,只要你不断放大,就可以看到更小的颗粒,这些颗粒的大小不一,排列的方向和顺序也是杂乱无章的,这个不像显示屏的颗粒是那么的有序了。因此,胶片胶卷其实是不适用像素这个说法的了。不过,虽然胶片胶卷并不能直接用像素这个名词来套用,但是,也是可以进行换算和基本等同的,只要我们测试出一款胶片胶卷的分辨率,那么,就可以套用像素的概念了。那么,胶片胶卷的分辨率究竟如何呢?对于印刷制版用的胶片,其分辨率可以达到0dpi甚至dpi,也就是25mm里面可以分辨出0个点或者线条;对于一般摄影用的胶片,大概可以在每1mm里面分辨出-个点或者线条,因此,理论上,可以进行一个等效的换算。以上是一款胶片扫描仪,最高分辨率为6dpi,不过,实际使用的时候,基本上最高只用到0dpi不过,虽然胶片本身的分辨率很高,可是,其实很少有镜头可以喂饱胶片的了。在使用传统工艺放大照片的时候,其实分辨率也不是很高。而且,在对胶片进行数字化扫描的时候,扫描的分辨率,虽然说可以用00dpi扫描,但是,其实没有人会这么干,就是老师傅,也不会这么干,基本上,用到0dpi就是顶天了。好吧,对于一张24x36mm的35mm胶卷底片来说,以0dpi进行扫描,大概可以获得0多万像素吧。实际上,对于35mm胶卷相机来说,其实拍的照片,就算扫描成0多万像素,其实,其分辨率和细节,也还是明显不能和现在0多万像素的数码相机相比的了。这是事实,如果你不相信,你可以亲自去试一试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6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