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鉴定瓷器的缩釉和爆釉是怎么形成的

我们在鉴赏和鉴别瓷器的时候经常会提到这两个专业术语缩釉与爆釉,其实这两者是瓷器研究的要点,缩釉和爆釉与原材料的应用和工艺有直接关系,也是我们鉴定瓷器的一种依据。

我们先来说说缩釉,很多人对缩釉是这么理解的,因为胎体上粘了油渍,所以釉面无法覆盖胎体而产生的缩釉,还有一种说法是烧窑时冷却过快而产生的缩釉。

其实这两点理解是错误的,首先瓷器的烧制温度在度以上,而油渍在三四百度左右就已经蒸发,这个时候釉料还没熔融,所以无法产生缩釉,这个说法自然就不成立;对于另一种说法,窑内瓷器的冷却是胎釉同时冷却,如果冷却过快的话,胎釉会引起爆炸或者开裂,这是热胀冷缩的物理现象,但是温度不是导致缩釉的主要因素。

瓷器的胎体主要是经过瓷土和高岭土粉碎、漂洗、沉淀加工而成的,瓷土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高岭土成分中氧化铝的含量稍高一些。瓷釉是由石英、云母、钠长石等物质组成,自然界中称为釉果,化学成分主要是硅酸盐,但瓷釉中还加一些碱性助溶剂,除此之外,明清瓷器中一般都加入了草木灰和氧化钙加工成的釉灰。

瓷器的釉面有高温釉与低温釉的区别,不过高低温体的差别不大,高温胎的胎体中的氧化铝的成分较高,它的烧结温度在度-度之间,由于温度高,胎体大多能烧成我们所说的糯米胎,胎体晶莹、透亮。胎体中加入少量的氧化钛成分,烧制出来的胎体就会显出白玉色,有玉石的质感。

在高温胎体上涂上粘度较高的青白釉料,就会产生针眼状的露胎缩釉点,原理是当窑温升至度左右时,胎体中部分原料进行化学反应,并且烧结,反应中产生大量的气体,主要是氧气、二氧化碳和少量二氧化硫。在胎体加温至的同时,胎表面的釉料同时在度以下,进入熔融状态,熔融状态的釉料呈液模,紧贴在烧结状的胎体表面。

当胎体内释放出的气体溢出釉面时,会在釉里产生大量的气泡,如果气泡聚集的过大,釉的粘度又高,溢出的地方就会产生露胎的缩釉点,有的呈针眼状,在瓷器的转角处积釉很厚,缩釉面会较大。

鉴赏这种瓷器的釉面我们可以在放大镜下看到大小不一的多层气泡,小气泡托着大气泡,以上现象在明代和清早期的瓷器中表现得比较明显,民窑的瓷器更多。

还有一种情况是胎体落灰,在上釉的时候没吸干净,灰尘的小颗粒在烧制时候引起缩釉。灰尘引起的黑点和缩釉点的瓷器大多数都是民窑,在道光、同治年以后生产的瓷器更多一些。

高温胎与低温胎是相对的,即使低温胎、瓷胎的烧结温度也要度左右,原始瓷器大都是低温胎,从胎体不结实、疏松的现象看,它的烧结温度至少在度以下,这些瓷器胎釉结合不牢固、胎厚釉薄,缺乏观赏性。

道光年以后的瓷器烧结温度也不太高,主要是康乾时期,经济发展使瓷器民用更加普遍化,这个时期瓷土的需求量很大,精细的原料仅能用于官窑,道光以后瓷土质量欠佳,主要是精品高岭土减少,胎中氧化钙的成分增加,降低了瓷胎的助溶剂,在温度近度时釉料熔融,较前期粘度底,比较稀薄。

康熙时期的亮青釉是最好看的釉面,其胎器中的高岭土成分达到50%,氧化铝成分30%左右,而且胎体用料洗得十分干净,由于胎体烧结温度高,胎的表面和釉的内层面在高温下产生共熔的现象,这样的瓷器胎釉结合紧密,用放大镜看瓷片的断面,有的可以看到胎釉呈锯齿的互熔面。

康次瓷器釉料中适当增加了釉灰以及釉料中氧化钾和氧化钙的含量增加,在温度控制比较好的情况下,釉面细密、玉感极佳。

平时我们在瓷器表面看到形状各异,有的像蛀虫大小不等的小孔,就是因为爆釉而形成的,在收藏界很多人认为爆釉是因为瓷器因为碰撞或者釉面开裂产生的,实际上爆釉是很复杂的,很多新烧的瓷器产生了爆釉,而有的瓷器釉胎遭到破坏,时间很长也不会爆釉。

所以说爆釉和胎体的原材料有很大的关系,胎体的烧结是多种原料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机构比较复杂的混合盐过程,当胎体原材料中氧化钙的含量过高时,瓷器烧结厚会在局部析出多余的氧化钙,而氧化钙遇水之后体积膨胀生成熟石灰。

瓷器的爆釉在各个年代都有,即便是民国和解放后也有这种情况出现,但是在清代初期到嘉庆早期瓷器很少出现爆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46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