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中西方文化,我们可以发现最大的不同就是西方文化注重个性,行为开放。而中国文化注重内涵,行为内敛。所以中西方的礼仪文化也因此具有很大的差异。在家庭方面,西方家庭注重个人隐私,父母对于孩子不会有过多的干涉并且会将孩子当作自己的平辈交流。当自己的孩子成年后,父母就不会在管孩子的衣食起居。中国家庭注重礼仪尊卑,很少会有父母与孩子平辈交流。在很多时候都不能违抗父母的命令。在称呼方面,西方对于称呼比较笼统,对人的称呼也就只有“sir”、“miss”等。中国的称呼则被划分得很细致,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称呼,不同的场合也有不同的称呼。
在见面交往礼仪上,中国有点头交,鞠躬礼,拱手礼、握手礼等。而西方礼仪场合基本不会有鞠躬礼,讲究人人平等的西方人认为鞠躬会降低自己的身份。拥抱礼是西方礼仪最常见的见面礼。而中西方礼仪的禁忌最令人头疼,因为在跨国见面时一不小心就会触犯他人。例如在时间观念方面,西方人的时间观念很强,他们会很注重自己的时间管理,对自己的行程安排提前做好规划,一定会准时赴约。而中国的时间观念较弱,日常安排比较灵活,偶尔会出现迟到的情况。
在餐厅进餐时,西方人都会轻言轻语注重他人感受,中国人则不会在乎这一方面。尤其是结账时,热情好客的中国人都会争先恐后,认为人人平等的西方人经常AA制。其实综上所述,很容易就能得出结论。无论是见面礼、拜访礼、称呼礼等等,这些中西方礼仪都有着巨大的差异,究其原因还在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中西方人的性格不同。西方礼仪注重维护个人形象,对人的个性发展有很大的好处。中国礼仪注重维护社会形象,对社会的发展有着莫大的好处。
三、总结:
近些年来,中西方文化产生了很多的碰撞。包容性极强的中国文化引进了很多包括西方礼仪在内的先进西方文化思想,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有机结合。通过学习西方礼仪,我们能在注重内涵的同时,发展自己的个性。
在国际交流上,内外兼修的中国更能使其他国家感受到五千年文明古国浓郁的文化气息。在个人交流上,内涵而不失个性的人才能得到更多的机会。中西方不同的礼仪,给予而来的也很不同,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后的融会贯通,带来的好处是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的。
作者:牧羊人
而如何你真正要懂中西方文化,以及中国物理发展,可以认真读读下文。
第一章:带着哲学思维去寻找最基本东西
——灵遁者
看看我们周围的东西,周围的世界,你会发现很多东西,软的,硬的,高的,矮的——所有这一切可以用两个字概括,那就是物质。
宇宙是由什么构成?小学生都会说是:物质。物质宇宙是怎样的?可能你又会说:是运动的。是的,在我学了马克思哲学之后,对于用“运动”来描述宇宙世界从来没有过怀疑。
“宇宙是物质宇宙,而物质宇宙是处于运动的。”运动自然就是物质最基本的属性了,其他属性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这一点非常重要。
物质宇宙是如何运动的?我们很难回答了。包括科学家都是很为难,很头痛。但是有一点很清楚。那就是所有的宇宙问题,都离不开物质,离不开运动。那就是说我们必须从物质开始去揭开这个神秘女郎的一层层面纱,才能够从本质,从源头去破解。
所有的东西都是由物质构成的。那么物质的最小单位是什么?组合结构又是怎样的?这样的组合结构能有什么作用?就是我们要了解和探究的。
我们现在都知道了构成物质的是分子。关于分子很重要的一点是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能够独立存在的。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由相同元素的原子构成,化合物分子由不同元素的原子构成。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不同物质的分子中各种原子进行重新结合。
所以由上面的话,大家可以得出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但是原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初中我们学过: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而原子核又是中子和质子构成的。
那么中子和质子是最小粒子吗?显然不是。因为中子是由两个下夸克和一个上夸克构成的;质子则是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构成的。
上面所述的内容是当今物理界最新的研究。所以来排列这些构成物质的方式。从大到小是这样的: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光子,胶子,夸克。我想大家需要更直观的图片,来了解一下粒子的构成。看看下文,会帮助你认识粒子的构成。
在标准模型理论里共61种基本粒子,包含费米子及玻色子。费米子为拥有半奇数的自旋并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这原理指出没有相同的费米子能占有同样的量子态)的粒子;玻色子则拥有整数自旋而并不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简单来说,费米子就是组成物质的粒子而玻色子则负责传递各种作用力。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我在量子力学科普书籍《见微知著》中有详细的论述,在这本宏观物理书中,就不做深入分析,以免一开始,就给大家带来阅读上的困难。
质子,中子,内部有夸克组成。夸克quark是一种基本粒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夸克互相结合,形成一种复合粒子,叫强子。强子中最稳定的是质子和中子。比如中子,由2个下夸克和1个上夸克组成。
夸克(Quark)之间传递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叫胶子。
胶子有颜色,两颗夸克交换胶子时,他们的颜色也会同时改变。这种颜色的人为规定的。
我想你此刻脑中会问自己:“夸克或者光子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吗?是最基本粒子吗?”
各位,如果你是一个敏感的人的话。在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应该首先会反问我:“你是根据什么排列的?”
我很高兴地告诉你:“你把我问住了!”单单是这样的一个提问,便会牵涉出整个物理学,整个数学学,哲理学,宇宙学等等。可以让任何一个科学家最终哑口无言。
这绝对不是我危言耸听,我们试着看看。假如是以质量大小排列的对吗?我们看看找到的数据:
中子的质量:1.×10^-27kg
质子的质量:1.×10-27kg
电子的质量:9.×10^-31kg
光子的质量:9.×10^-36kg
夸克的质量:,±±1,(MeV/c)
我们知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一般情况下一个分子的质量大于一个原子的质量。但是我们也知道有一种分子叫单原子分子。比如说稀有气体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
他们是单原子分子,就是直接由一个原子构成的分子。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分子质量=原子质量。所以分子质量原子质量的排列是错误的。
这还不是不能根据质量进行排列的主要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有些粒子有静止质量和运动质量之分。比如光子,爱因斯坦认为它没有静止质量。显然这时候需要讨论运动与静止,相对运动与相对静止,运动速度等等问题。就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的明白的。
而且我们也从来没有在教科书上发现这样的根据质量大小的排列。所以说我的大小排列是“随机”的。同样,按尺寸,按运动方式,按能量去排列,依然会有问题,很复杂。
可是我为什么这样的去排列呢。原因很简单。是根据我们人类大致发现认识“粒子”的先后顺序走的。
后来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科学家根据粒子的自旋,将粒子分为费米子和玻色子两种。这是分类,不是排列。这个我会在我的量子力学科普书籍《见微知著》会详细介绍说明。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都在问一个问题:“夸克是最小的粒子吗?”“电子是最小的粒子吗?”“夸克,光子,电子这些我们现在认为是基本粒子的粒子,还可以再被分开吗?”
我们中国有句话叫“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还有一句话叫:“万变不离其宗。”到底我们该听哪句话?
虽然我们现在发现了光子,夸克,电子等等基本粒子,仿佛再要细分这些基本粒子,看起来有点遥不可及。但是我深信对于电子,光子,夸克这样的粒子的认识,我们才刚刚开始。仅仅是打开了门,我们的设备,我们的知识积累远远不能征服这些。
举一个例子说明,我们现在知道了,夸克有六种。它们分别是:上、下、粲、奇、底及顶。而且我们对于夸克的了解,是通过观测强子得来的,不是直接观测。强子(Hadron)是一种亚原子粒子,所有受到强相互作用影响的亚原子粒子都被称为强子。强子包括重子和介子。
按现代粒子物理学中的标准模型理论而言,强子是由夸克、反夸克和胶子组成的。胶子是量子色动力学中的力子,它将夸克连在一起,强子是这些连接的产物。也就是说我们是通过观察胶子来观察夸克的。
对于现在的探测设备,探测技术,我上面已经说了,对于夸克这样的强子,夸克等这样的尺寸,远远不够。所以要想知道夸克能否再分,自然就是纸上谈兵,不可把握的事情了。我相信任何一个科学家都不敢断言的。
但是现在观测和理论显示6种夸克的质量是不同的。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某种不同和内在差异。
随着深入的研究,我认为夸克可以被再次分解和解刨,发现新的东西。同样光子,电子这样的基本粒子,也会被深入分析,发现新的东西。
如果你问我那么是否存在最最基本的粒子?我会说:存在的,并且认为不止一种。有“正、中、反”的说法。
得出以上推论的思考很简单。首先,不论宇宙是如何诞生的,或者说它本身就存在着,没有诞生这一说法。就物质本身的存在而言,我深信一定是有“根”,所以最最基本的粒子是存在的。说不止有一种,是从哲学和现在科学前沿观察来说的。
做为中国人,我很自豪的一点,是中国人有一种理论,有一种哲学是任何一种理论无法推翻的。而且这样的智慧思想是几千年前就形成了,并且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深刻的影响着我们中国的方方面面,也是因为这样的理论,才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性格”。
我所说的就是中国的道文化,中国的关于道的哲学。比如我们经常听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也听到:“一阴一阳谓之道。”试问这样的理论,谁能说是错误的。
现在我们人类的研究显示正物质,反物质是存在的。比如发现了正电子,反质子,反中子等。而在中国“阳”为正,“阴”为反。从我们日常生活的字里行间便可以看出这一点。
我们经常说:“某人一身阳刚正气,而某人一脸阴险狡诈。”我们的老子更是直言:“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这就是朴素唯物论。而这样的唯物论就是对于宇宙的描述。宇宙也确实如老子所言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样才得到“恒也”的生存状态。
而阴阳合一,即为“中。”从物理角度来讲原子不显电性是为中,并不代表原子中不带正负电,而是正负电平衡。
阴阳理论在中国不断发展和完善,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现在看来,是有很深根基的。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如果把中国或者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区别开来的话。我会这样举例子。东方文化就好比“油画”,可远观,却经不起别人拿着放大镜“近观。”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是因为我们重“理”,而西方文化重“法”,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理为先,法为后,甚至理大于法。而西方是法大于理。这就是我上面提到的“中国性格”
把这样理论运用于科技和科学,就显示出我们即是高明的,也是有点自欺欺人。因为我们缺少“数据”的支撑。尤其是近多年的科学理论发展。我们讲究“说的通。”西方讲究“如何证明的通。”
可是当我们也开始讲究“如何证明的通”的时候,我们的优势便可以被放大。因为我们有强大的理论支撑。发展必然也是飞速的。
哲学上,我们常说:“一花一世界。”我是非常赞同这句话。从上面给大家分析的,从分子到夸克,我们其实是很难去真实认识一个分子大的物质所包含的内容,所包含的结构,所包含的运动。那是一个足以让你穷尽终身去探索的世界。
我们已经看到了,小小的分子,小小的原子……都如此奇妙复杂,就不难想象我们的宇宙是多么复杂了。但是无论是宇宙,星系,分子,原子,强子,光子,夸克,甚至是弦,所有我们认识和了解的物质性质中,最一致的属性是什么?这一点对我们至关重要!
很明显,这个至关重要的属性是运动。在我们探索宇宙,探索微观世界的时候,我们仅仅抓住这个属性不放,才能不被表象所迷惑。就想象和结合自己所了解的物质世界,我认为探索宇宙的谜题关键也就是运动。
我们知道在量子力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波粒二象性。”顾名思义,它是指某种物质同时具有波动和粒子的特性。还有最近这些年,非常火的一个理论——超弦理论。超弦理论被誉为是最有希望将四种宇宙力统一的理论。
量子是现代物理的重要概念。最早是M·普朗克在1年提出的。他假设黑体辐射中的辐射能量是不连续的,只能取能量基本单位的整数倍。后来的研究表明,不但能量表现出这种不连续的分离化性质,其他物理量诸如角动量、自旋、电荷等也都表现出这种不连续的量子化现象。这同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物理有根本的区别。量子化现象主要表现在微观物理世界。描写微观物理世界的物理理论是量子学。此书灵遁者淘宝有
而导致物质“量子性”的原因是什么?一定是运动。从微观来说,我们一直在寻找构建物质大厦的最基本的粒子,一直在寻找解释宇宙运动的最基本的力。我更倾向于将最基本的“粒子”看作是弦。弦理论物理模型认为组成所有物质的最基本单位是一小段“能量弦线”,大至星际星河,小至电子,质子,夸克一类的基本粒子都是由这占有三维时空的“能量线”所组成。而这样的“能量线”是一直在震动或者运动的。也正是这样的振动或者说运动,导致了微观世界的“量子性。”使得微观粒子,表现是一份份的,又表现出波的性质。
比如我们根据粒子的自旋不同将粒子分为玻色子和费米子。玻色子是自旋为整数的粒子;费米子是自旋非整数的粒子。显然这种“自旋”是一种运动,而这样的不同运动,导致了粒子的不同,不同性质,不同能量,不同质量等等。
而且你会发现,不止是微观世界,宏观世界的运动更是明显。而且很多很多的东西让我们看到了“螺旋形”。我自己以为,这样的“螺旋形”出现,其最初的原因,便是粒子的运动,便是由无数粒子组成的物质的运动的叠加和放大。
动物的角,人的DNA结构,龙卷风,漩涡,星系的转动,人的头旋,蜗牛,贝壳等等数不清东西,都具有这样的螺旋形。它对我们的影响是巨大的。
随便举一个例子,一个符号 “卐”,相信很熟悉。这个符号读作wàn。很多宗教用它,如来佛的胸前就有这个符号,佛家叫做心印,本人虽然对于佛学不了解,但也知道它象征着吉祥。希特勒也用过,这是纳粹旗帜中很醒目的符号,在当时对很多人来是噩梦。因为和佛家的相比,纳粹的符号是黑色。无独有偶,在中国还有一个符号和它非常相似,那就是阴阳鱼,也叫八卦图。
熟悉八卦图的人都知道,八卦图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且动静结合,蕴含丰富的宇宙之道。
无论是道的哲学,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其他的哲学。我们在做任何研究的开始,一定要用哲学思维,来指导研究。她不会是万能指南针,因为她可能模糊一些。但一定是迷茫时的灯塔!
兴趣阅读:我希望你是下一个达芬奇!
达·芬奇全名是列奥纳多·迪·皮耶罗·达·芬奇他出生于儒略历年4月15日(公历4月23日),毕业于意大利理工学院,年5月2日逝世,是意大利学者、艺术家。
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天文学家、发明家、建筑工程师。他还擅长雕塑、音乐、发明、建筑,通晓数学、生理、物理、天文、地质等学科,既多才多艺,又勤奋多产,保存下来的手稿大约有6页。他全部的科研成果尽数保存在他的手稿中,爱因斯坦认为,达·芬奇的科研成果如果在当时就发表的话,科技可以提前30-50年。
他说过这些话:
1、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2、有天资的人,当他们工作得最少的时候,实际上是他们工作得最多的时候。因为他们是在构思,并把想法酝酿成熟,这些想法随后就通过他们的手表达出来。
3、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住。
4、趁年轻少壮去探求知识吧,它将弥补由于年老而带来的亏损。智慧乃是老年的精神的养料,所以年轻时应该努力,这样年老时才不至于空虚。
5、应当耐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如果他有理,你就修正自己的错误,如果他理亏,只当没听见。若他是一个你所敬重的人,那么可以通讨论提出他不正确的地方。
6、人的美德的荣誉比他的财富的荣誉不知大多少倍。
7、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8、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在宗教中,而是在科学中。
9、水若停滞即失其纯洁,心不活动精气立消。
10、没有实践,是不会有任何真理的。
摘自独立学者,科普作家灵遁者书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