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太和县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周牧摄
新华社合肥7月9日电(记者水金辰、赵金正、金剑)卫星图上,皖北大地约一个月间经历了三次“换装”:从小麦成熟期的红棕色,变成机收后田间麦茬的土黄色,如今新种下的玉米苗和大豆苗渐渐长大,大地披上绿色。
皖北,地处黄淮平原,是中国的重要粮仓。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种粮大户徐淙祥在刚刚过去的六月取得了“历史性丰收”,小麦亩产最高超过公斤。
“现在小麦公斤不倒伏,以前斤就倒了,更别说刚干农业那会儿了。”年近七旬的徐淙祥回忆说,上世纪70年代,小麦亩产大都不足公斤,一遇灾年,收成更不理想。
6月28日,徐淙祥在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高产攻关示范田里查看苗情。新华社记者周牧摄
在那时,放大镜是徐淙祥田间观察最得力的“宝贝”。揣上一把放大镜,带上一个记录本,天还蒙蒙亮,他就出发去田里了。
那时候,没有虫情测报这些设备,探寻作物生长的细微变化,只能靠放大镜。“叶片上有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点,都可能成为日后减产的病灶。”徐淙祥说。
玉米抽穗期、大豆开花期,必须时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2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