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用放大镜看古画有些诡异难消化笑云读

自北宋《清明上河图》问世以来,后世稍微觉得自己有两把刷子的泼墨者便争相模仿。名画传世,真正让人记得的描摹当时市井百态的,千百年来,还让人如数家珍的作品,至今仍仅《清明上河图》。不过,如果对国画历史稍加留意,并花了时间去研究的,可能会注意到一幅成就不高不低的作品,《南都繁会图》。此画出自明代著名画家仇英之手,描绘了明朝旧都南京的市井繁华,在圈子里被誉为是南京的《清明上河图》。南都繁会图局部一后人再怎么画,也笼罩在张择端的盛名之下。所以,这幅画工称得上巧夺天工的作品,并不为人所熟知。最近反正什么都缺,独不缺时间,便找来《南都繁会图》的摹本,仔细欣赏。欣赏之前,按例要先了解下作者。仇英,是明朝很有名的绘画大家,与唐伯虎、文徵明、沈周并称为“四大家”。他的身世如果要找类比,勉强可以把英国的莎士比亚拿过来:从小家贫,没有书读。只能打工,自学不缀。终成一方翘楚,傲视群雄。照规矩得先介绍下画作大概。《南都繁会图》大约画于年,长厘米,高44厘米。现在珍藏在国家博物馆,为一级保护文物。《南都繁会图》中生动地描绘了明朝永乐年间,南京秦淮河两岸的商业兴盛。画面中出现了郊区、农田、城镇、街市以及皇宫等地。画中的建筑也非常多,寺庙、衙门、戏台、民宅、牌坊、城门等。商铺也多,比如茶庄、金银店、药店、澡堂、肉行、粮油店等。此外河中还有运粮船、龙舟、渔船等。并且画面中还有多个商店门面以及牌匾,共出现0多个身份不同的人物,商人、渔夫、戏子、男女老少等。展现出明代南京繁华、富庶、热闹的市井生活画面。南都繁会图局部二《清明上河图》中汴梁的市井百态跃然纸上,《南都繁会图》里,南京市民的日常生活也顺畅流淌。单从其表现内容来讲,两幅图其实不分伯仲,画工技巧,也各有千秋。但清明图有个南都画没可能逾越的优势,它成画更早,是此类画作的始作俑者。就凭这一点,《南都繁会图》便只能甘拜下风。不说废话,在逐帧赏鉴南都图时,我发现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画面。戴眼镜的男人在十倍放大镜下,一个戴眼镜的男人大概是在摆摊卖珠宝。他卖什么我倒不关心,他戴什么才让我很感兴趣。要知道那可是年前,难道,年前的明朝就有了眼镜?这个疑问让我翻了几天故纸堆,还别说,对眼镜的历史我倒了解了个门清。《洞天清录》中,南宋赵希鹄有这样的记载:“叆叇,老人不辨细书,以此掩目则明。”这里说的“叆叇”指的就是老花镜。赵希鹄生活的年代是年到年之间,这说明,至少在12世纪,我国就有了眼镜这个东西。到明朝时期,眼镜就成了比较常见的用具。明朝文学家田艺蘅在《留青日札》中这样写道:“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节,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信明。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人皆不识,举以问余。余曰:此叆叇也。”此叆叇也西方关于眼镜的记载比中国晚那么几十年,那眼镜有没有可能是中国传到西方去的呢?继续考证,我发现这事可能要印证在马可波罗身上。在《马可波罗游记》里有这样的记载:年的时候,中国的老年人看小字的时候,都戴眼镜。马可波罗是南宋灭亡后的元朝时候来的中国,并为官17年。去职后他返回了意大利。而西方关于眼镜的最早记载就出自意大利。所以,说眼镜这个发明是由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去了意大利,是有根据的。一幅画能引申出这么多收获,是我所不曾预料到的。看样子,凡事只要肯思考,去深究,一定会有所得。一些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在了解以后就变得合情合理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62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