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仿制明朝的瓷器,和原版有什么区别文

清朝一直流行着仿古之风,清朝初年以“四王”为代表的画家喜欢模仿前朝画家,书法喜欢用古代的篆书,建筑上也喜欢仿造古建筑的风格……这种风气体现在瓷器上,就是仿制陶瓷的数量较多,其中仿制明朝的瓷器占了很大的比重,甚至皇帝在庆典上有时也会拿出这些仿制瓷器,可见这种风格对清朝的影响程度,而且清朝人对此毫无避讳,甚至还认为是一种尊重传统文化的方式。

明宣德青花松竹梅纹盘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仿宣德青花松竹梅纹盘故宫博物院藏

清朝仿制的瓷器,大多十分精美,有时连专业人士也会“打眼”。那么,清朝仿制明朝的瓷器,与原版到底有哪些区别呢?清朝的景德镇官窑先后仿制过明朝永乐、宣德、成化、弘治等时代的精品瓷器,这些清朝仿制的瓷器可以从这些方面与原版区别开:

明成化斗彩灵云纹杯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仿成化斗彩天字盖罐故宫博物院藏

首先,观察瓷器的胎釉。明朝时烧出的瓷器在胎色上更为白皙,而且在质地上更为细密,清朝仿制的瓷器相比之下胎质更轻。

其次,观察瓷器的款识。明清两朝虽然都多以青料题写款识,但如果用放大镜来观察,两者还是有些许不同之处:明朝的青料款识色彩更为深厚,而清朝仿品上的款识显得更浅。

明宣德青花松竹梅纹盘款识故宫博物院藏

清康熙仿宣德款识

最后,观察阳光下的瓷器光芒。明朝的瓷器在光线下泛红,而清朝烧制的仿品则为青色。

除了可以从明清两朝瓷器的特点上进行区分,我们还可以从这些方面判断:

一、康熙年间模仿的弘治年间的瓷器,瓷器底部的圈足比原版更低,款识中的“治”字左边的偏旁也比原版更高,并与右边的“台”字位置相平。

明弘治白釉刻花海水绿彩云龙纹碗款识故宫博物院藏

二、康熙年间的郎窑仿制宣德时期的鲜红釉瓷,烧制出了郎窑红瓷器,但郎窑红瓷器相比于宣德红釉瓷器呈色不够均匀,釉色较浅的位置也有颜色漂浮的现象。这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瓷器的口沿部分。宣德年间的鲜红釉瓷器口沿一圈为白色,而郎窑红瓷器的口部有“灯草边”,俗称“郎不流”。

明永乐鲜红釉盘故宫博物院藏清康熙郎窑红釉观音尊故宫博物院藏

三、雍正年间仿制的明朝宣德瓷器与原版十分相近,但瓷器本身的胎质更细,底足也更为滑润。而在瓷器的作画方面,雍正年间的仿品虽然通过加重笔墨、点料的方式模仿明朝瓷器上出现的铁斑,但依然能从瓷器的橘皮纹上看出一些区别:雍正年间的橘皮纹比宣德年间的更浅一些。

四、乾隆时期的仿制瓷器为了模仿瓷器上的“紫口”,口部会涂一层咖啡釉,底部也有则有一层酱色的釉彩。

雍正时期的橘皮纹宣德瓷器橘皮纹

虽然清朝的工匠们的确在努力模仿前朝的瓷器,但由于瓷器的釉料、烧制工艺等方面的差异,仿制出的瓷器依然与原版存在着不小的差异,整体来说清朝的瓷器胎料比明朝的更轻,青料款识也比明朝的底款更浅一些,各位藏友可以通过这些差异区分它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55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