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众所周知,科幻、科学与狭义哲学都属西方外来舶来品,我们下面简单的讨论下如今这三个领域在国内的真实情况。首先,无论是西哲、中哲还是与哲学相关的领域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被划为文科,这是对哲学真正内涵的丢失、思想的遮蔽,甚至可以说是“阉割”。使我们对哲学的认知进一步“失真”。其次“政治经济学的哲学化、唯物辩证逻辑的主流化”更是让我们难以迈入西方哲科思维的正确起点和逻辑顺序上,这就导致部分国人的“逻辑颠倒、思维混乱、思想矛盾”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好比一台电脑装了安卓的系统下载了苹果的app想发射5g信号,用中文编程英文软件去处理修改小霸王游戏机上摇杆的颜色。很多人口吐之言确实如此这般莫名其妙。
究其根源是什么?很多人只在表浅的层面搪塞,而我们希望能够找寻到其真正的病灶,从宏观上来看,我称为“东西方文化近现代碰撞后产生的综合后遗症”内涵逻辑是“东西方文化从根本上就是相反的两种文化很难兼容。(两种文化指:“帝制集权下血亲社会阶级化的农业文明,资本主义下契约社会平等化的商业文明”)。
如何解决?只有继续学习西方!从哲学到科学、从哲科思维开始,这里我指的不是今日同时期的西方干什么你跟着干什么。而是从古到今的哲科体系(往期介绍过哲学科学为何是一脉思路,以及哲学、宗教和科学的关系,不理解请回顾往期内容)。
为何说一定要学西方哲科体系?简短解释:近现代中国陷入千年未有之变局,我们在“打倒孔家店,全面学习西方”后,早已将自己的文化丢弃到几乎不剩,这叫近代化转型,后来接着不断学习,改革开放到现代化发展,我们这叫现代化转型。如果今日的我们自以为强大到不用学习西方,那就表明我们对近现代文明的认知又要回到清朝时期人们看世界的眼光了。这是陈述事实,而非推崇西方,古语有言:“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这句话放到古代我们文化强大时期都有效,更别说放到遭受过近代屈辱史的国人的后辈,也就是我们的身上。近现代文明是以西方哲科体系为基石,因为我们的教育不西方,就会很难理解西方,很难理解现代世界。这就是我说,即使我们强大了,为何仍要学习西方的原因,这不是崇洋媚外,因为当你把人类文明的命运看作一个整体的时候,你也不会在这个问题上费口舌的争论不休。这里顺便提一句,我们的教育从根本上来看,无论如何改革都不可能和西方一样,即使一样也和我们的社会需求不匹配,所以只能凭我们尝试通过自我学习打开思路。
尤其随着中国的日渐强大,多数人自信自大且盲目使得这样的扭曲和矛盾越来越明显,就像《三体》中讲:“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多数人浑然不知,这是常态。可少数人自觉不知,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你自己对这样的现象有所认识,有所感觉而主动去做了一些行为,可因为你不知(不能清楚的认识自己)你所做的都只是去外部环境寻求方法,最终成为偏激的“卫道士”亦或者沉默不语的“自以为是的自明者”。二者实则都在自欺欺人,原因是什么?还是我前面提到的,我们没有真正的机会在合适的年龄学习哲学思维、拥有哲学能力。
所以当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固然重要,但是自信的前提是自省自知自觉(顺序不能错)、这是我为何要提倡你我都需要真正的读懂哲学,获得真正的哲学能力,即使获得不了这样的能力,至少要获得一定的感觉,这个感觉在很多时候可以帮助到你。但这确实很费脑子和时间,可在这个时代,哲学仍旧不会辜负你。这里借用科幻作家刘洋的一句话:难啃的硬骨头,短时间又怎么熬出浓汤来呢?
我是极力推荐大家读中国古人的经典,可如果你不具备我上述说的能力和感觉,你读来的都是些什么?腹黑、谋略、心机、保守以及所谓的成功学,要知道这才是中国古文化的真相。可是除了这些所谓“老祖宗的智慧”之外,除了这些他们在古代文明类型下因生存需求所产生的这些文化之外,我们是可以站在现代人思维去重新看待古文化的。我之前谈论过相关话题“要想理解古代之中国,需要了解今日之中国,要想理解今日之中国,需要了解昨日之西方”。文明的传承从来不是复辟、模仿以及遵循古制,是今人如何定义他们,这个权力是掌握在你我的手中。要不然老子的复归小国寡民、孔子的克己复礼也早就实现了,这不可能,历史是发展的,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否则就进入自我的信息闭环中不能自己。要知道我们看到的所有资料和信息,尽是后人对信息的不断层累,你研究的也只是前人的层累罢了。我们掌握了远比古代人多得多的信息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懂什么叫做中国文化的全貌和底层内涵,也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古文化的今日价值所在。
国内众多原因导致学院里真正懂哲学思维、拥有哲学能力和哲学性格(亚里士多德说:惊异之心、好奇之心、思考和追问之心)的学生少之又少、加上各地的教育水平不均衡、人与人的个体差异等等原因,以至于到社会中导致对哲学的误解深入每一位国人的观念和思想中。大众对哲学始终抱有“高山仰止”的畏惧和抵触。也正因为如此,哲学确实容易被很多人拿来故作高深的将你导入云里雾里,你不知其所语、可文化不自信让你只能全盘接受他灌输的信息,就这还记不全,不是你记忆力不好,而是听讲者和讲述者都毫无逻辑可言。
所以这些所谓的“传统文化”要么成为忽悠人的商业成功学宣讲本、要么成为别有用心的养生保健的教科书等等,以至于哲学概念被泛化,商业哲学、爱情哲学、求职哲学、社交哲学等等......万物都可哲学、实际上很多都是“经验论”的表述,成功了后归纳总结,认为这是真理讲述给受众者,部分受众者接着实验又成了,更加确信,推崇备至,认为这是世间真理,即使多数人尝试失败,也会主动自我安慰或者被讲述者告知是某个地方出错了,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等等的原因,你也自然会觉得是你没有注意到,自己搞错了,甚至还坚信如果自己避免这些问题,一定可以成功。这是哲学吗?这不是!
现在主流文化与大众传媒,甚至是书店最前排的都不在讲那些需要翻故纸堆的信息,取而代之的是快餐文化和流量密码。而说到文化最后的堡垒——书籍,我们看书店最前排的那些畅销书,不论是讲文化、历史、哲学还是心理学等等,总归一句:“皆是讲授如何成功”我们今日为何要重视“成功学”和“实用主义”带给我们的副作用,中国文化的根本就是推崇“学以致用”和“政商成功”政商畅销书从古文化中找寻到的名人皆是这方面的代表,这种从古文化中选材宣讲的简单程度,就像是你需要用水,而旁边就是池塘。
再用水举例子,我们的文化重视水的用途,即实用主义,可什么是水,水是什么,你一概不知,农民也不需要思考为何植物是绿色,他只管研究如何浇水施肥播种使得自己的庄稼大丰收,狼吃羊也不用管对方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可狭义西哲则是不讲究水的具体用途,极力探究万物本源是不是水构成的,水里面究极是什么,植物为何呈现绿色,人的感知究极是物质实体的呈现还是精神感知的虚像,所以狭义西哲才能导出后来的科学理论体系,而实用主义则只能穷尽技术。如今我们如果想在文化学习上有所成果,可依然坚持“实用主义”和“成功学”那么离真正的文化则相距甚远。如果想成功,从认为学文化就能得到从商的正确方法,学文化就能懂人情世故、学文化就能通晓谋略的这条路上去走,可能得到的多数只有自我欺骗和被忽悠。
我这不是在批判,而是陈述事实,在任何的环境下渴望成功固然无可厚非,只有最普遍的需求,才能产生最畅销的信息,只是我们也可以有其他选择,比如志同道合的朋友们能真正的静下心来审视中西方哲学、世界的历史和文化,有效沟通的前提一定是各自的认知边界要对齐,如果你能听到这里,说明我们志同道合,哲学则可以被你我真正的加以思考和交流。
科学
接下来讨论科学在当下中国的处境,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过一句话:“凡是可说的都可以说清楚,不能说的则必须保持沉默”听上去正常人都能理解这句话,可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不是“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说”而是指人类理性和逻辑上能够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述的事实这些是可以被讨论的,那些事实之外的如“美是什么”“爱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死亡的意义”这类讨论不出确定答案的东西没必要探究终极,因为永远得不到确定性的答案,所以保持各自的看法即等于保持沉默。那么对于科学来说,基本上我们学习过的知识都是属于可以被讨论的,我们未曾学习过的知识也不是我们能力范围内所讨论的,由此看来分为三拨人。
第一拨:真正搞科研的那些人,我们不懂,没资格讨论,所以保持沉默。
第二拨:专业范围内的老师以及学生、社科爱好者、科普作家等等。
第三拨:大众里对科学感兴趣的人和不感兴趣的人。
事实也是第二拨和第三拨产生交集,咱们从网络上很容易发现一个现象,尽管中国文化扫盲工作做得已经很好了,但是科盲却始终是难以解决的病灶,这不是科学有多难,而是科学在大部分眼中太简单了,出口就是这不就是个什么什么什么,亦或者用一个科学概念、科学术语掩盖住自己对此方面的无知,认为知道科学的某一个概念及其含糊不清的解释就等于懂得科学。为何这样的现象这么多?归根结底是缺乏科学素养,这还是要溯源到”教育“上。
哲科体系作为外来舶来品,本就是一脉思路,可是我们先是打断了哲学这条腿,抽离了逻辑课这根筋,只剩下科学在多数时候的角色是课外兴趣爱好,科普趣味知识等等。这般看来科盲并不是我们主动愿意成为的,即使现在大众传媒不遗余力从小孩到成人各个年龄层都进行科普,效果如何?看看“抖音”评论就知道,咱就不说那些伪科学了,很多人在评论区为杠而杠,科学成了阅读理解,大家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这是科学吗?语文也不能这样发散性的答题吧?
这个怪现象是什么导致的?是哲科思维的根基没有打牢,而这个问题现在看来已经基本没有解决的办法了,因为三代人的今天,越是后代的人被这个社会海量信息遮蔽的越严重,已经无法看到很多底层的、本质的信息了,原本三代前的人还有可能在一洼水塘中寻找到那个鹅卵石,而现在对于孩子们这就像是大海捞针,只改变、只觉醒一两个人又能如何?所以我断言我们重新塑造自己社科文化基座的机会已经没有了,更别谈价值基座、文化基座了,如今你我都在流沙中,不信你看看如今的网络,我们连最基本的那些都丢了,外来的东西又搞不清楚,可不就是什么都是流沙么,再加上越来越多的事物虚拟化、还有近期挺火的元宇宙,你已经越来越搞不清楚现实和虚拟的区别,物质实体的信息化、虚拟化和数字化带给我们的结果就是原本物质世界的规则、道德、伦理和观念等等全部要重新打破重来,这已经不是站在流沙之上,而是身处虚空之中......
所以科学是什么对于我们大众来说已经不重要了,甚至对人类来说,科学是什么的意义已经没有必要讨论了,我们都能看到这个趋势,而任何一个人都刹不住车,我们只能参与这个文明加速往前冲的过程,冲向哪?重生或者死亡,我们谁也不知道,你的生命尺度、大脑处理的信息量也不允许你有机会看到结果。所以科学是什么处境?对于平凡人以及我们的平凡人生来说只有自以为是的影响。哲学倒还是可以帮助我们在这个短短的几十年人生中,提供些许安慰。
科幻
最后说科幻,作为人类文学作品中非主流的类别,却让我们可以看到超出自己生物尺度、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之外的想象力描绘出的新世界,这一点确实值得欣慰。人类虽不是多维度生物、却可以通过科幻想象人类文明未来的各种可能性;虽不是永生、却可以一眼望到时间的尽头、宇宙尽头和宇宙之外的种种可能;虽是孤独的智慧物种,却可以想象千奇百怪的他者与我们的文明碰撞擦出不一样颜色的火花;虽搞不清楚自己从何而来,却能成为造物主,创造出和我们一样的机器人。等等诸多科幻类型。
科幻作为外来舶来品,无论文学作品还是影视作品,我们国内的科幻文学水平与他的原产地及其周围科幻作家们的差距是必须要承认的,文学上还可以有些许星火,但影视上的差距基本上可以说被完全遮盖,这不是褒贬、也不是价值评价,只是事实陈述,目的是自省、自知和自觉,而不是自欺欺人。
哲学和科学是科幻的根基,想象力则是科幻创新的源动力,而人文精神是我们给这个风筝上牵引着的“线”,如果没有这根线,你和这个风筝又有什么关联呢?也就是说天马行空的科幻如果缺少人文精神,那不过是人类想象力的放飞自我,落不了地,不能很好的落地,则什么也不是。无论是创作者还是阅读者,最终都要落实到人本身。
回观中国科幻,很多人只知《三体》,确实作为扛鼎和代表一点也不过分,可这个光芒不能掩盖国内其他同样优秀的作品,更不能成为压制后起之秀的“天花板”。我的建议是要看更多的优秀作品,而非沉浸在《三体》的世界不能自拔,我讲过,《三体》只是我们国人到达科幻彼岸的船、是我们的思绪和想象力飞向宇宙的翅膀、是我们更上一层对人性思考的梯子,他是工具而非目的。你有见过一个人天天拿着放大镜研究梯子吗?所谓“登岸舍筏,见月忽指”,当你走很远之后再回顾,则别有一番滋味,而非停步不前,画地为牢,高呼:“世界第一!”。现实生活中,人生短短几十年,大多数人都是差不多的轨迹,可能性本就已经很少了,在科幻的世界可千万不能再如此单恋一枝花了。
这里提一句,想要看懂国外优秀的科幻著作,脱离不了对“哲学、历史和宗教”这文化三领域的基本了解,就像是老外不了解我们的文化去看古书一样,根本不可能懂那些话语的表意,更别说get到其思想之精髓。同理,我们对于西方的文化看待方法则也是一样的道理。
我讲过的三部科幻电影《沙丘》《普罗米修斯》和《芬奇》就是很典型的看不明白就想睡觉,看明白了就陷入沉思的作品,这可不是很多网友说的故作高深、故弄玄虚,以显得高山仰止,是我们需要多了解与西方文化相关信息才能明白电影想要表达的内容。以上就是和大家闲聊了一下我对于哲学、科学和科幻在目前国内的情况的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我在酷我给大家录制了很多国内外优秀的短篇科幻,为何只有短篇,只因长篇没时间录制,而这些作品我比较喜欢的有数学科幻,伊格尔·特珀《隐匿的数字》;刘洋的数学科幻《2.》也叫《勾股》,还有《单孔衍射》和《二维战争》这些都收录在他的短篇集叫做《完美末日》,特德·姜的《除以零》。何夕的《伤心者》,李兴春的《橱窗里的荷兰赌徒》等等。
还有中国古典文学类型科幻小说,比如曹白宇的《庄子的梦》尽管原创性不是很高,因为这些故事庄子中都有写,也就是说故事的元素和主体框架有了,可作者比较不错的是用了一个很好的古今穿越做衔接,却不落于俗套的写法,令人耳目一新,之所以推荐的原因是现在没几个人读庄子,用这样有趣的科幻方式讲述庄子,想必也能宣传庄子学说吸引人去阅读原文起到一定的作用,领略中国古典哲思的趣味。
当中国古典文学被赋予科幻的元素后,我们从中发现了另一种美感,就如同我第一次接触“赛博朋克”科幻类型后,那种仿佛推开新世界大门的喜悦基本相同,这还是源于我对自己文化的熟悉所带来的反差感,就像是看《爱死亡机器人》里机械狐狸那集,清朝的社会背景加上蒸汽朋克的元素,令人在审美和观感上都获得了不错的体验。
但其实国内这类作品不多,即使有也是一些对文化粗浅认知后急于科幻化,最终弄成了四不像,说科幻不科幻,说奇幻不奇幻,说玄幻不玄幻的,儒释道混淆、历史和人物背景混淆,最后只能搞一个所谓的架空历史,在这样的背景下玄幻科幻奇幻大杂汇就没有人说什么了,毕竟架空了。《庆余年》就是典型的例子,不过也确实挺好看的,我个人很喜欢,可他绝不是科幻。我们在讨论科幻,不能因为喜欢就把定义模糊化,基本错误不能犯。很多这类型的作品,说是科幻,实际上就像是那些说老子《道德经》早早就知道了宇宙大爆炸理论这样可笑的言论一般,只能说希望这类型的本土科幻优秀作品能够多一些吧。
总结一句:大多数人不能到处周游,不能和所有人交谈,不能知道世界上的各个城市,我们没有时间、金钱,也没有那么多朋友。但是对一个普通人来说,要看到其中九成的东西,唯一的方法就是看书。不要寻求担保。也不要指望可以在某件事、某个人、某台机器或者某个图书馆中寻求解脱。要自己解救自己,如果你沉溺了,至少在死的时候,你知道自己正在游向岸边。——雷·布拉德伯里《华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