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6万港币的国宝五牛图,打开后全是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https://m.39.net/disease/a_w1ve487.html

年,千疮百孔的国宝《五牛图》被送到故宫修复,哪知孙承枝展开画卷后,直接将一盆热水泼了上去,众人顿时傻眼了……

年,周恩来接到一封香港的来信。信上说:唐朝大画家韩滉的《五牛图》马上要在香港拍卖,起拍价10万港币,自己苦于囊中羞涩,请求总理帮助国宝重回祖国。

总理立即指示文化部,马上去香港鉴定古画,收回国宝。

专家赶到香港,原来《五牛图》的主人是香港企业家吴蘅孙,10多年前,他在汇丰银行工作时收藏了《五牛图》,如今他的公司不景气,急需资金,只得舍弃古画。

经过鉴定,《五牛图》确是真品,当得知专家是受总理之托,专程来接国宝回家时,吴蘅孙感慨,当年自己收藏此画,也是不想让国宝流落在外!

于是,专家6万港币收回。《五牛图》被带回北京后,送进了故宫博物院收藏。

博物院的工作人员听说《五牛图》来了,都想一饱眼福,哪知打开画卷,上面霉斑污垢遍布,虫蛀的小孔不计其数。

大家面面相觑,大唐传下来的国宝咋成这样了?

说起《五牛图》来,真是命运多舛。

它本是唐代宰相韩滉留给世人的唯一作品。画中五头牛,或低头吃草,或歪头蹭痒,或转头回眸……每一头都单独成画,却又是统一的整体。因其形神兼具,且是最早做于纸上的绘画,备受后人青睐。

《五牛图》在宋代曾被收藏进皇宫。金军大举入侵中原,宋高宗一路南逃,也不忘将此画带在身边。

到了元朝,《五牛图》落入赵伯昂手中,后来又被大画家赵孟收藏;明代,又落入鉴赏家项墨林手中;大清时期流入清内府,不知什么原因又流失了,直到乾隆时期才从民间找回,收藏于宫中;八国联军洗劫紫禁城后,《五牛图》从此跟随洋人到了国外。

没想到50年后失而复得,已是面目全非,工作人员遗憾地将其收进了博物院的库房内。

年,故宫将《五牛图》交给了本院修复厂年逾古稀的孙承枝修复。

孙承枝13岁便学习修复手艺,干了一辈子,尤其擅长修复残破的古旧书画。

当他展开这幅纵20.8厘米,横.8厘米的古画时,不禁连连叹息。

一连数日,他伏在案上,手拿放大镜观察画面的破损情况:画身除了多个洞孔与遍布的霉斑外,还有多处拙劣的补纸迹象,而且其接笔处已经变色……

这真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呀!工人们都替孙师傅捏把汗。

孙承枝满脑子都是古画的伤况,经过仔细推敲,终于制定出了修复方案。

首先要选好配补用纸。孙承枝了解了此画距近已有多年的历史,又研究了画纸的质地、光泽、颜色等因素后,开始不厌其烦的在库房内选择,多次用小样进行比较,终于选出一种年代相近、纸色相当的古纸。

修复工作开始了,工人们“呼啦”一下都围了过来,厂里修复年代这么久远的古画还是头一遭!

只见孙承枝挽起衣袖,将一壶开水倒入盆中。众人正在纳闷,他直接将这盆热水泼到了古画上,“哎呀!”大家不由得一声惊叫,这画还能好吗?

只见他拿起排笔,蘸着开水来回清洗画面,再用宣纸慢慢吸干。片刻,奇迹出现了!霉斑消失无踪,整个画面鲜亮明朗,仿佛刚画的新画一般。

大家看得目瞪口呆,原来这是修复工作的第一步洗画。

最难的就是揭纸了。这道工序繁重复杂,孙师傅足足干了5天。

古画装裱共分4层,最里面的为画心,紧贴画心的托纸为命纸,外面两层为背纸。孙承枝熟练地揭去两层背纸后,突然变得小心翼翼了。原来命纸保护着画心,稍有闪失就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他手拿镊子,一丝一丝揭开命纸,遇到难点,立马用中指将命纸搓成细细的小条取下……

完好无损地过了这一关后,孙承枝长长地舒了口气。

这下,画心上密密麻麻的洞孔全部原形毕露了。孙师傅根据每一个洞孔的大小和形状,裁好准备的古纸。然后,先用刮刀把待补处刮平,从背面补上古纸,再将多余的部分轻轻刮去,让各处厚薄一致,这样,修补处丝毫看不出任何痕迹。

接下来是托心、全色、接笔等修复工作。人们每天都会看到孙师傅戴着老花镜,有时全神贯注地配色,有时伏在案上细细勾勒……

8个月后,《五牛图》修复完工,焕然一新,五头牛活灵活现出现在众人面前,连牛眼上的睫毛都清晰可见。

修复厂轰动了,大家围着古画啧啧称赞。验收的专家们一致认为,古画修复与原画保持了统一,达到了完美的效果。

孙承枝妙手回春,化腐朽为神奇,为文物修复做出杰出贡献。许许多多像他一样的修复师们,默默无闻地传承着我们的历史文化,他们才是名副其实的“国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91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