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说《红楼梦》中,有两次提到了贾母戴眼镜的情节。
第一次,是在《红楼梦》的第五十三回,在贾府元宵节开家宴的时候:
东边单设一席……榻上设一个轻巧洋漆描金小几,几上放着茶碗、漱盂、洋巾之类,又有一个眼镜匣子。贾母歪在榻上,和众人说笑一回,又取眼镜向戏台上照一回。又说:“恕我老了骨头疼,容我放肆些,歪着相陪罢。”
第二次,是在《红楼梦》的第六十九回,王熙凤领着尤二姐进大观园,贾母第一次见到尤二姐时的场景:
贾母又带上眼镜,命鸳鸯琥珀:“把那孩子拉过来,我瞧瞧肉皮儿。”众人都抿着嘴儿笑,推他上去。贾母细瞧了一遍,又命琥珀:“拿出他的手来我瞧瞧。”贾母瞧毕,摘下眼镜来,笑说道:“很齐全。我看比你还俊呢!”
仔细一想,贾母的这两副眼镜,应该是不一样的。
贾母看戏,离戏台的距离肯定是比较远的,所以她那时用的,应该是一副望远镜。作为年老之人,贾母可能是有一些老花眼了,所以当她想要近距离地看清尤二姐的手的时候,戴的应该是一副老花镜。
又是望远镜,又是老花镜,现在倒是司空见惯的东西了,但那可是在清朝初期发生的事儿,这些应该都是十分罕见的珍贵物件吧?毕竟贾家有着这么多的奇珍异宝。
别说,还真不是,眼镜在清朝可不是什么稀罕物件。
要是不信的话,咱可是有图为证的。
明朝中期的画家仇英,曾经画过一幅《南都繁会景物图》,在画里就有普通人戴眼镜的形象。
这个人的背后,挂着“兑换金珠”的条幅,面前还放着一个大托盘,估计他是一个鉴定珠宝的商贩。如果说,明朝商人的社会地位虽然比较低,但他们可都是些比较有钱的主儿,戴个名贵的眼镜也算不上稀奇的话,那么,在这个人的右下方,还有一个杂耍艺人。
大街上的艺人肯定不会是有钱人,但是,他也带了一副眼镜。
这就说明,眼镜在明朝中期,就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物件了,早已经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我国对于光学镜片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在那个时期的文物中,就有用水晶制作的放大镜了。到了明朝,江苏吴江的孙云球,就是一个光学仪器的制造家、发明家,他不但著有《镜史》一书,还被后人称为“明朝科学巨人”。
孙云球年轻的时候,就到杭州去学习制镜技术,而且还掌握了“磨片对光”的技术:“以年别者老少花,以地分者远近光。”他制作了各种各样的光学镜片,比如存目镜、万花镜、鸳鸯镜、放大镜、幻容镜、夜明镜、千里镜(望远镜)等等,让广大的眼疾患者减轻了痛苦。
在他的推动之下,眼镜由元朝初年的奢侈品,变成了一般老百姓也能够消费得起的普通物品:
“顺治以后价渐贱,每副值银不过五六钱。近来苏杭人多制造之,遍地贩卖,人人可得,每副值银最贵者不过七八分,甚而四五分,直有二三分一副者,皆堪明目,一般用也。”
年,英国派使者马戛尔尼率团访问中国。在承德避暑山庄,他们觐见了乾隆皇帝,然后在年到达广州,年乘船回国。一路上,他们对中国的风土人情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与描绘。
明晚期的瓷器
在马戛尔尼的副使——乔治·斯当东写的《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中,就记载了当时广州人制作水晶眼镜的情形。
他们把两三根精细的铁丝捆在竹弓上面,然后把水晶石卡在细铁丝中间,用来切割水晶石,并且不时地往上面浇水,让水晶石的碎屑一边帮助切割开石头,一边起到磨光的作用。广州生产的眼睛,还曾经出口到日本等国。
不过,当时也有很多的进口眼镜,它们的材质,都是由外国的玻璃制作而成的。
我国自己生产的玻璃,是铅钡玻璃,颜色多变,可是透光性极差,而外国生产的玻璃,是钠钙玻璃,清澈透明,很适宜制作光学镜片。
中国明朝时期的进口眼镜,大多都是由西域人通过丝绸之路带来的:
江苏邗江甘泉二号汉墓广陵王刘荆墓金圈嵌水晶石放大镜
“以良马易于西域贾胡,其名曰叆叇(眼镜)”“及霍子麟送一枚来,质如白玻璃,大如钱,红骨镶,二片可开合而摺叠之。问所从来,则曰甘肃番人贡至而得者。”
马戛尔尼的使团带给乾隆皇帝的礼物,其中就有他们生产的玻璃望远镜。郑成功曾经使用过的望远镜,也是从意大利进口的玻璃制品。
想来贾母的那两副眼镜,应该也是玻璃制作的进口货吧,绝不会是水晶石制作的普通物品。
时代是发展的,现在看起来,以前的有些事情简直就像是一个笑话。
据说,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在大宴群臣的时候,给他们使用的,都是银制的餐具,只有他自己用的,才是铝制的餐具。因为当时金属铝的冶炼技术还很不发达,产量很小,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他的高贵。
现在,还有谁会放弃银制品,而去选择铝制品呢。
就如同现在满大街的眼镜店,里面的镜片都是由玻璃制成的,如果有人戴着一副由水晶石制作的眼镜的话,反而成了一件奢侈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