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被我们视为一种异常状态,就像驱车回家路上需要穿过不愿逗留的一个小镇。
我们咬着牙,像对抗风暴一样扛过疾病,而没能在迎面而来的闪电中发现启迪心智的美。
然而正是那一个个折磨我们肉身的痛苦时刻,使我们得以体悟,平时难以察觉的智慧。
四肢健全,身体健康时,我们相信仅凭自己的力量就能主宰人生,生病后在失控的人生面前,面对未知的恐惧,我们终于意识到自己有多依赖他人,并因此变得谦卑。
正如作者在书中写的:这种转变为我们开启了前所未有的感知渠道,换作平常,习惯了日复一日单调生活的我们,是不会有这种感受的。
或许是天意,阴差阳错,我竟然约到的是这本书。搁以前,我极有可能会较真,但在年的年末,那我就将错就错地翻看一下这本书吧。
医院,回想14年前,医院后就再也没出来的情形,仍难以忘怀。
虽说现在我可以平静地讲述过往,医院不再信任,医院的大门。
生离死别的痛楚,间或想起来,依然会让我感到揪心……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这本书,探索了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作者简介,[美]拉娜奥蒂斯医学博士,危重病医师,就职于北美最大的综合性医院。
她是该院肺动脉高压项目的负责人,并于年被任命为医护体验总监,职责是改善该院的患者体验,并面向全美医疗机构进行宣传与培训。
作为一名年轻的医生,奥迪什曾相信严格的医疗训练就是她和同行们走上工作岗位前所需的一切,但她很快会发现自己错的有多离谱。
在刚刚结束实习,即将开始正式工作时,一个隐匿的肿瘤,破坏了她的肝脏,引发了一系列灾难事件,也让她失去了腹中的孩子。
躺在ICU病房,她接受了接二连三的紧急手术,忍受着多重器官的衰竭,许多次病情危机时,带给她意外打击的却是她身边的医生,同行对误诊的冷漠,对病痛全盘忽视,和理所当然的情感疏离。
奥迪什感到恐惧不安,然而最重要的是她感到震惊:
患者要面对的不只有疾病本身,在当前最好的医疗条件下,人情味依然是一项奢求。
在这本视角独特,文笔优美的回忆录中,奥迪诗与读者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她呼吁采取行动,让医生们以一种新模式去重新思考医患之间的情感互动,并给所有的医疗研究者提供了一项大胆的路线图。
真正的治愈需要良好的沟通,医生充分的同理心,以及在医患之间,建立真诚关系的努力,这是一种双赢的选择。
医学之所以有这种力量,是因为医生会在诊断过程中通过不断提问来挖掘真相,而不是一味听信患者的一面之词。
医学就像一面,能够用来观察人体的神奇放大镜。它将光束聚焦于一堆杂乱无章的症状之上,然后有条不紊的得出综合性的诊断结论。
如果一个发烧的孩子同时出现舌头红肿症状,医生就会建议患儿进行新功能检查,被最终确诊为脉管炎,再如只有当一名男性患者,胃部不明原因的烧灼感被确诊为胃炎后,医生才能找到病因,对症下药。
如果说同理心是一种换位思考,感同身受的能力,那么医学可以说是“同理心”在细分科学领域的一种体现形式。
真正关爱患者的一生,必然要超越医患之间的心理边界,带着一种到访者的谦逊,尽管可以选择忽略很多细节,却始终坚持站在患者的角度看问题。
医者与患者其实拥有互相治愈的能力,医生是作者能想到的最美好的职业。
作者进入医学院就读,像是进入了一个秘密团队,里面的人有自己的语言、工作服和社会准则。她们学习解读基因编码和序列,合成的蛋白质正是人体器官的组织基础。
并对人体捐赠的遗体进行解剖,牢记每个用拉丁文和希腊文写就的构造名称。
一整年的时间都沉浸在人体这句造物主的杰作之中。那年她们开始学习病理学,在教授的指导下了解疾病发生的原理。
作者就在这样的学院的安排下,修习着一门又一门课程,相信自己,终将在知识的洗礼中焕然一新,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作者在本书中坦言,尽管接受了这些专业医学训练,但在训练后经历的住院医生与专科医生实习阶段,不过是自己编织的谎言,而最终拆穿这个谎言的正式自己诚实的身体。
正因如此,哪怕经过了再多再严重的疾病,她仍然不知道生病意味着什么,大概是为了补上这一课,她的身体患上了严重的疾病。
病魔差点儿丢掉她的生命,但最终逃离魔爪后看着脱胎换骨的自己,她经历过一段漫长而痛苦的恢复期后,才体会到生病这个词真正的意思。
没有人不恐惧一场,能够将人摧毁的重病,就算疾病,最终有可能痊愈。
每个病人都渴望被疗愈,这种渴望有种蛊惑人心的魔力。
躺在重症监护病床上,作者开始在一团混沌中察觉到它中央的黑洞,而这黑洞,正是人们眼中高度专业的医疗服务。
医生不能凭空治愈患者,他们需要的是与患者建立联系。每位病人也迟早都会有这样的一种感觉,以前习以为常的事物,突然间全部土崩瓦解了。
他们不得不在这样一种脆弱的环境中艰难求生。即便不敢相信这突如其来的重大打击,身边也没有人愿意与之开诚布公的谈论这种感觉。
所有病人都渴望被他人了解,被他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4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