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仁简介:年出生于重庆江津,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找矿勘探专业,四川省化工地质勘查院原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年加入九三学社。年至年,担任彭州支社主委。发现和勘探查明十余处大中型矿床。曾获得国家化工部科技成果奖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二项;参与我国第一部与国际接轨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国家标准制定,获国土资源部地质科学二等奖;东升庙矿区地质研究程度获全国储委单项优秀奖:《磷矿中碘的发现及其综合利用》经四川省革委批准,授予科学技术二等奖。撰写论文多篇,年携论文《中国什邡式磷矿成因环境及时代探讨》出席第五届国际磷块岩学术讨论会,论文获四川省地质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省科协优秀论文奖。年至年中成绩显著。年被社省委评为“优秀社员”称号。年获四川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为四化服务先进个人称号,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奖励、所在单位被国家四部委授予“功勋地勘单位”称号;年获得国内地质科学最高荣誉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野外地质工作者奖”。
李学仁先生地质生涯中的“六个发现”和两个“临危受命”:
第一个发现:年,带组到绵竹龙门山,发现一亿吨的大型磷矿床;
第二个发现:年,与唐惠民在绵竹龙玉庙紫红色砂页岩地层中发现寒武纪软舌螺化石,改写了清平磷矿的时代归属问题;
第三个发现:年带组在龙门山南段宝兴一带发现了一套震旦纪地层(原定为泥盆纪),改写了该区地质发展史;
第四个发现:—年,川西磷矿碘的发现及综合利用,获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第五个发现:年在什邡岳家山含磷层顶部首次发现沟鳞鱼化石实锤证据.致什邡磷矿时代成因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六个发现:年布孔发现兰家坪隐伏磷矿床。
两个临危受命:
一是:兰家坪矿段勘查工作进退两难之际,受命前往处理这一难题,提出了新的构造认识和布孔方案,发现了隐伏磷矿床,缓解了金河磷矿后续矿产资源的接续问题;
二是:年四月临危受命,被征召到内蒙东升庙多金属硫铁矿区解决影响勘探报告提交的构造问题。
策划采访编审|九三学社成都市委员会
执笔人|罗鸿
年7月28日,“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野外地质工作者奖的获得者、原四川省化工地质勘查院总工程师李学仁先生来到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为大型口述历史纪录片《矿海匠心》的首映式揭幕,并在现场捐赠了伴随他几十年的“地质七宝”。李老深情地讲述了这七件宝贝的故事,观众们深受感染,会场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七件宝贝分别是:地质锤、指南针(罗盘)、放大镜、高程气压计、海鸥牌照相机、地质背包和草帽。一般来说,每位地质工作者都离不开前四件物品,通常称其为“地质四宝”。对李老而言,后三件也是极其珍贵的,尤其是那顶不起眼的草帽,不知不觉中已经陪伴他三十余年了。
「草帽的故事」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后旗东升庙地区还是一片茫茫荒漠。早在五十年代,冶金地质部门在此地发现了大型硫多金属矿床,进行了普查详查工作,年化工部内蒙地质勘查院接续进行勘探。但因一直没能查清楚极其复杂的地质构造问题,勘探报告就无法顺利提交。年4月,时任四川省化工地质勘察院总工程师的李学仁先生被紧急召集到此地,长途奔波后,他也没有时间休息调整,很快就戴上草帽,带着“地质四宝”,开始了每天吃住都在野外的勘查工作。
这片荒漠上,头顶是炽烈的骄阳,脚下是滚烫的土地,根本找不到一丝绿色,更别说遮阴的树木,目光所及处全是一片焦黄、赤橙的旷野。寒夜里却冷得出奇,昼夜的温差有二十多度。一年的降水量只有一百多毫米,长年累月几乎只有烈日当头。李学仁从小就在南方生活,来这里没多久,嘴唇全部干裂,吃饭也成了极其痛苦的事情。不久,他又患了荨麻疹,周身奇痒难耐。他强忍身体的不适,每天带领技术人员奔走在炽热的荒山上,填制基底构造地质图。那顶草帽成了酷热中的一丝丝慰藉。它就像一把移动的小伞,周围空气仿佛要烧灼的时候,头顶还有点些微的清凉。他非常喜欢这顶草帽,戴着它走遍每个山头。
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不怕疲劳,连续作战,李学仁对整个东升庙矿区的地质构造做了仔细的勘查,查明了地质构造特征。矿区的多金属硫铁矿的储量估计有3.4亿吨,潜在价值是亿元,是当时亚洲第一大矿床,被列为国家“七五”“八五”计划的重点一类勘探项目。然而,此时的李学仁,身体严重透支,血压降到为83/48,已经是严重的低血压。医生曾经告诫他:“必须停下工作,否则会昏倒在矿山上,甚至会危及生命。”李学仁为了尽快完成勘探任务,没有离开矿区,一边服药,一边咬紧牙关坚持勘查和组织勘探报告提交工作,直到三年以后。年底东升庙特大型多金属硫铁矿勘探地质报告,顺利获得全国储委通过,地质研究程度部分被全国储委评为单项优秀奖,报告获化工部科技成果壹等奖。
东升庙矿区的勘查工作结束后,李学仁先生带回川的是两鬓染霜和低血压疾症,然而他又回到彭州原单位带病坚持工作。
在彭州,几次搬家他却舍不得扔掉草帽,上街买东西还常把它戴上。一次,他又戴着草帽出门,在房门外与从北京回来的儿子撞了个满怀,儿子说:“爸,你戴个草帽把头遮住了,像个老农民一样,我都没认出你。”李学仁笑笑,觉得很欣慰,儿子很了解自己,刚好说出了自己艰苦朴素的作风从来没变。不过,那以后,他也发觉草帽会遮住脸让人认不出,便没戴草帽了。他把草帽珍藏起来,偶尔看到它,仿佛回忆起当年在到东升庙找矿的那段岁月。他觉得草帽很珍贵,因此得以保存了三十余年。
这次,接受中化地质矿山总局的邀请后,李学仁觉得应该把草帽等物品和“地质四宝”一起捐到陈列馆里。他想找裁缝打一个布套来把草帽罩住,便于长途旅行保护和日后保存。走遍大街小巷才终于找到一个老婆婆裁缝,她愿意帮他打这个套子。老婆婆还惊讶地说:“打套子的钱都比草帽贵。谁还稀罕这个旧草帽啊。”
李学仁带着草帽去了北京,又跟《矿海匠心》节目组成员一起来到内蒙古东升庙矿区。这个草帽已经伴随过李学仁七千多个日子,如今,它被捐到中化地质矿山总局的局史陈列馆里,仿佛画了一个圆圈,也完成了使命,刚好可以纪念那段艰苦卓绝的勘探时光。
这次回访内蒙院受到了热情接待,李学仁曾经为他们培养了一批业务技术骨干。当年一起‘上山打鸟’的年轻人无不感慨地说:我们的师傅回来了。他们一起回忆当年大会战的艰苦岁月。这里的矿床从年发现到年勘探告竣,历时34年,是几代人战酷暑,斗风雪,历尽艰辛的奋斗成果。他们中大都评为高工,多人晋升为教授级高工。他们手持师傅交给的猎枪,游刃有余地驰骋在矿海沙场。
年6月,在庆祝建党周年之际,李学仁先生应有关负责人的邀请,回到四川省化工地质勘查院为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工程技术人员举办一堂讲座,题目是《剪一段流年时光,追忆内蒙探宝往事》。他讲野外勘查的经验,讲起在东升庙探宝的峥嵘岁月,也讲起草帽的故事,数十人的会场上鸦雀无声。这堂课讲了两个小时零四十分钟,自始至终没有一个人离场。大家被深深地震撼和感动着,一位技术人员还为此写下几百字的感言:“我从您的讲座发言中学到了很多知识,理解了一个真正地质工作者的理想和信念,我们年轻人要以您为学习榜样,严格要求自己,传承您的严谨、热忱、认真工作、实事求是的伟大工作精神。……感触良深,叫人潜然泪下,终身难忘”。尤其令李学仁先生感动的是,现场还有一位拄着双拐的年轻工程师,专程前来听课。
「綦江边上的教诲」
李学仁出生于重庆江津綦江边上的一个小镇。童年的他,到了四岁还不能说话,周围邻居诧异地议论着:“这个孩子肯定是个哑巴。”家中不少长辈也这么说。但李学仁的母亲却坚信儿子不是哑巴,她到处询问,听别人说起一个“民间偏方”:饮用清凉的露水和黎明的第一勺河水可以让小孩口齿伶俐。每天,天还未亮,母亲就把李学仁唤醒,牵着他的小手,到綦江边上去舀水。她是旧时代的小脚女人,走在乡野的小路上十分费力,每天在家中与江边往返要花去很长时间。回来的时候,她还把树枝草叶上的露水收集来给孩子吃。沿途,她总会耐心地教孩子说话,给他讲故事,鼓励他开口说话。
就这样,一直不间断地坚持了将近一年光景。或许是母爱感动了天地,孩子忽然会讲话了,而且聪明伶俐,口齿清楚。一家人感到喜从天降,母亲更是激动得流下欣喜的眼泪。
母亲非常重视对李学仁的教育。她自己不识字,但路过私塾的时候曾听私塾先生教育学生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就用这句话来教育李学仁,说一定要好好读书,长大才有出息。李学仁深深记住了这句话,此后还把它当成时时鞭策自己求学上进的座右铭。
时至今日,李学仁仍然深深记得,当时母亲说这句话的神态和语气。即使如今他已年逾八十,却仍然在努力学习新的知识。
母亲还经常教育他一定要与人为善,凡事要多为他人着想。当时,家里开了个榨油的油坊,附近村民们常把菜籽拿来榨油。一些贫苦百姓没有菜籽,母亲宁可自己少吃甚至不吃菜籽油,也要送他们半斤、一斤。那是抗日战争时期,战火虽然没有烧到僻静的乡里,但老百姓的生活十分艰辛。母亲的善意和仁爱仿佛綦江上空柔和的月光一般,不断慰藉着贫寒的村庄,也时时温暖着李学仁的心。
母亲的言传身教给童年的李学仁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此后,无论走到哪里,他总是像母亲一样,时时处处为他人考虑,以给他人带来方便作为自己的生活准则。他有过那么巨大的成就,但他从来不摆架子。不仅如此,他还十分乐意帮助年轻的技术人员和工人,把帮他们解决难题当成自己的工作一样对待。很多同事都说李老对他们的帮助最大。
他总是以大局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即使后来遭遇过一些不公正待遇,他也总是以德报怨。
这一切,他认为都得益于母亲的教诲。
「艰苦卓绝的寻宝时光」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中央人民政府为了解决五亿人民的吃饭问题,成立了资源科(即后来的中化地质矿山总局),以开发磷矿等资源来满足农业生产对化肥的需求。李学仁年轻时在四川省地质局西昌队、金矿队、南充队、松平队、等地质队作野外地质勘查工作,年调四川省化工地质勘查院工作。
李学仁的地质工作生涯是随民主改革工作团一起进入四川藏彝地区开始的,那时野外工作条件非常艰苦,风餐露宿是常有的事情,还要随时受到土匪和野兽的威协。一九五八年的数九寒天里,他们从西昌出发,到木里藏族自治县的洼里找金矿,为了旅途安全,与民主改革工作团一路同行,沿途汉彝族杂居,人烟稀少,冕宁和洼里之间这段路程非常艰险,全是高山峡谷,要翻越四座大雪山垭口。到达目的地后,每个人都疲惫不堪,只要一倒在地上就能立刻睡着,哪怕周围全是雪地。他们在一个村子里借宿,在脚靠火塘、头靠马圈的地方勉强住了一晚。李学仁和同伴曾宪教刚会骑马,行程较慢,第二天到另一个村子时,早到的马帮把马站挤得满满的,连马圈打扫后都住满了人。天寒地冻,暮色下沉,他俩来回走着、焦急地跺脚,真担心会在这样的天气里冻僵。这时候,一位彝族姑娘真诚地邀请他俩去自家屋里凑合住一晚。他俩高兴地走过去,却发现只有一间小屋,还住着姐妹两人。两个大小伙子怎么能跟两位少数民族姑娘同住一间屋呢,他俩又为难地退了出来。那位彝族姑娘说:“我是共青团员,很多道理都懂,我知道你们从大城市来这里、已经很不容易了,你们是好人,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你们受冻。”彝族同胞淳朴深厚的情谊,让两人非常感动。就这样,屋子里搭起火堆,两姐妹睡屋子那头,他们在屋子这头用柴火棒搭了一个地铺,总算勉强对付了一晚上。
天明时分,他们告别彝族姑娘,又启程了。
不久,他们过了雅砻江,要翻越一座海拔米高山,山上正下着大雪,人走过去,大雪没过了大腿处。人牵着马,马驮着行李,艰难地行走着。好不容易翻过雪山,越过陡坡后,他们又上了马,穿行在树林的小道上,大家便松了一口气。忽然,马走偏了,没站稳,一条又粗又长的树枝一下子把他从马背上拽下来,倒栽在地上,马也腾起前腿惊叫。幸好此处是薄雪覆盖的泥土地,如果是碎石堆或者大石头,他就被摔成残疾了。他暗暗庆幸,慢慢爬起来,拍拍身上的雪和土,又上了马缓缓前进。
半个月后,李学仁患了雪盲症,眼睛一直流泪,什么也看不清。好多天后,眼睛才恢复过来。
国家急需矿产资源的背景下,李学仁先生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中投入到寻宝勘探工作的。有一年,他和勘探队友们住在平武虎牙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山上,山上常是云雾缭绕,条件很艰苦,各种物资都非常缺乏。当时,每人每个月只供应三十一斤大米、一两八钱的清油,(现在,人们一顿炒菜也不止一两八钱)。队友们每天在野外工作,饥肠辘辘,十分疲劳。当时别说吃肉,连蔬菜也没有吃的。大家便有了不成文的规定:每人出工回来,一定要带上一包野菜,来炒“红锅菜”下饭。因为舍不得用油,就用大火把铁锅底部烧得通红,再放进野菜快速炒熟,这样炒出的菜,他们称之为“红锅菜”。他们半月打一次“牙祭”:把十个人一个月积攒的一斤八两油分成两份,一个月炒两次油炒饭。吃“油炒饭”是大家最期盼的事。当时从平(武)江(油)公路转过来的工人叫苦不迭,说比修公路还苦,纷纷要求离开,李学仁用一颗赤诚之心,说服他们留下来共渡难关。那时国家进入困难时期,野外装备严重不足,工作区森林密布,荆棘丛生,草虱蚂蝗繁多肆虐,对野外人员造成极大伤害甚至致残,当时,从教师岗位转来的地质人员余朝庭没有登山皮鞋,仍然穿着布鞋或草鞋到野外,给工作带来极大不便。李学仁就把从南充队带来的一直没舍得穿的崭新的翻毛皮鞋送给了他,解了燃眉之急。这种雪中送炭的行为在全队传为佳话。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不辞辛劳地工作,李学仁患了肠胃病。一天,他忽然感到肚子很痛,仿佛有一只手在肠胃里不停翻腾,他痛得在地上打滚,汗水把衣服都浸透了。然而,高山上找不到医生,甚至连药品也没有。这样熬了一两个小时,他感到自己仿佛虚脱了一般,疲惫地睡过去。第二天,李学仁感到似乎有一点缓解,便又和其他队友一起找矿了。
李学仁总是身先士卒向恶劣的环境挑战,有一段数百米的铁矿露头在悬崖绝壁上部通过,谷深近千米,因为太险峻,人根本不能接近。李学仁执意系上安全绳(带),上端栓在崖顶树根的下端,几个队员在树下守护着,他冒着生命危险下到几十米深的峭壁上丈量矿体厚度取样。为大型矿床评价拿出了可靠的地质资料。那时候,他沉浸在无限喜悦中,全然忘了几天前的剧烈疼痛。
后来,勘探队伍带上钻探设备和个人行李从平武虎牙向江油撤离,中间一两百里路程全靠步行,有人用肩扛着走,有人挑着担子走,他们常常饿得头晕眼花。老百姓常常戏谑地说他们:“远看像逃荒的,近看以为是要饭的,结果是一些找矿的。”看起来很落魄,可是李学仁他们灵魂深处繁华而又纯净。
共和国最艰难的时期里,勘探队员们就这样一步一步克服困难,迎接挑战,为国家和人民寻找矿产资源,肩负起保障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的重大使命。
年夏天,李学仁带领的普查组在龙门山深处找磷矿,在漆树沟突遇山洪暴发,被困七天七夜不能出去,他们为了节省粮食,每顿都煮很稀的粥来吃,到后来,仍然没有米了。大家十分饥饿,见当地老百姓在拿竹竿打树上的核桃,便买了核桃来充饥。在那种长时间受饿的情况下,他们每人当天都吃了近百个核桃……队员邓培泽等人冒着生命危险淌过齐腰深的急流,翻山越岭好不容易到了远山脚下的汉旺把米背了回来,才解决了粮荒。此后,他们又开始了矿体的追索工作,还发现了一亿吨的大磷矿。年底李学仁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一篇《“金河探磷”—打开肥仓的大门》(载年1月30日川报)通讯,报道了他们的找矿事迹。
艰苦岁月里,那些接踵而至的困难仿佛满天的飞雪一般。然而,一旦发现山野褶皱里的宝贝,就是他心底最深切的安慰。年,李学仁率组在绵竹龙门山发现了上亿吨的磷矿,现已建成年产80万吨的清平磷矿山;经过反复实验和研究,他还首先提出磷矿中赋存有碘元素。当时,碘还是我们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这个发现得到李先念副总理的肯定,这个项目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奖。
此后,他陆续找寻和主导勘探了一系列矿藏,包括兰家坪中型磷矿床(解决了金河磷矿矿源枯竭的接替问题)。以及渡船坡、五角山储量达两亿多吨的硫铁矿床等。
半个世纪的光阴里,他一直行走在大地深处,一次次为新发现的矿藏而惊喜不已,一次次忘记所有经受过的苦与累。
李学仁时刻没有忘记:不单要发现资源,而且要保护资源。龙门山区,尤其是彭州境内聚集了多达二十多处的飞来峰构造。按传统的说法,它是龙门山造山带,推覆构造岩席,从异地推覆在原地系统上,经切割、风化剥蚀等变形改造形成的山峰。它是宝贵的自然地质遗产,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赵亚曾于年徒步来彭考查发现的,迄今逾90年,它还被地学界称为世界地质奇观,被列为第一批国家地质公园。具有科考、科研教学、科普和旅游开发价值。李学仁多次撰文呼吁进行保护,并希望在保护中进行旅游开发利用。年4月接受了央视《中国影像方志》彭州篇摄制组采访和野外考查。
「成立九三学社彭州支社」
李学仁先生于年加入九三学社。这个过程还非常曲折。早年的李学仁受“民主与科学”这一宗旨的感召,十分渴望能加入九三学社,但在当时,彭州还没有九三学社的组织,他便乘车辗转来到九三学社成都市委,积极要求加入组织。当时管组织工作的王明同志看到他的材料,觉得非常符合九三社员的要求。但是,如果他加入九三学社,就必须到成都过组织生活,当时,勘探队驻地在彭州的军屯镇,交通很不方便,他要转车几次才能到达成都,这个困难能克服吗?李学仁很肯定地说:保证按时参加。
这以后,李学仁每次都能按时到达,组织生活一结束,他甚至顾不上吃饭,又要匆匆地往回赶。
当时,九三学社成都市委,管组织工作的王明同志见李学仁来回奔波实在太辛苦了,就建议他在化地成立一个小组,就在彭州过组织生活。在李学仁的影响下,很快,九三学社化地直属小组建立起来,到年,直属小组的社员已经发展到十八人。大家都盼着能成立支社。李学仁多次向统战部反映情况,也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多次到社市委提出申请。为成立支社,他在成都和彭州之间,往返了十多次,一直到年10月,彭州支社终于成立了!李学仁担任了彭州支社的第一届和第二届支社主委,这也是众望所归的事。
彭州支社的影响力很大,吸引了当地不少优秀人才,西华大学、六零六地质队和水文队里的不少中高级技术人员和优秀教师也加入了彭州支社。后来又成立了西华大学支社和郫都区支社。社员们互相激励,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做出很多贡献。李学仁作为开拓者,为彭州支社付出了难以估量的心血和汗水。
年2月,彭州支社开年终总结会,九三学社成都市委徐玖平主委在会上说:彭州支社是成立较早的区县组织,成立初期条件艰苦,我们不能忘记老社员们为彭州支社所作的贡献。
社员们听后非常感慨,在徐主委的讲话中,徐徐回望成立支社后的这近二十年光阴,对李学仁先生充满了深深的感激之情。
老社员邝冠群是李学仁在省化工地质勘察院多年的同事,一提到这位优秀的老朋友,邝冠群深情激动地说:李学仁同志是一位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断勇攀高峰的地质专家,他为单位为九三学社为我们国家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建议九三学社成都市委广泛宣传他的事迹。
川流不息的时代里,李学仁先生凭着对地质勘查工作的满腔热忱,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殷切期待,不为私利而移志,不为动乱而迷惑,不为挫折所征服,勇于探索,不断前进,他在大地深处寻宝,并谱写出壮丽的篇章,被中化地质矿山总局评为‘找矿楷模’。
倾尽一生所学,只为国家寻找矿藏,他说,这是他作为一名九三学社社员毕生的最大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