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忌口 http://pf.39.net/bdfyy/qsnbdf/150108/4554235.html
无论是鉴赏瓷器,还是鉴定瓷器,上手亲自触摸与感受都是非常重要的关键环节。手感不仅可以印证、补充、丰富观感和判断,甚至可以修正、矫正、否定观感结论。瓷器的手感是一个复杂、细微而又微妙的感知体验和对比、思辨的经验积累过程,尽管会因人有异,但也必然异中有同、小异大同。本文将介绍鉴别瓷器之手感法。
1、古瓷器鉴定手感法之轻重感
瓷器的轻重是相对的、比较的、动态的存在,没有绝对的标准,因而需要大量的上手实践和感知揣摩,才能最终形成既贴近客观真实又有个性差异的“轻重感”。瓷器的轻重取决于胎质及其瓷化度、胎体和釉层的薄厚、器皿的大小等几个方面。
胎质不同,即使瓷化度、胎体和釉层的薄厚、器皿的大小等相当,则其轻重感也决不相同,磁州窑、吉州窑都仿建窑的兔毫盏、油滴盏,器型、大小、釉色、纹路等都几可乱真,但其胎质不同、胎色不同、轻重更不同,所以只要手感到位,即使闭着眼睛光用手来区分,也绝对不会将磁州窑、吉州窑和建窑瓷器相互搞混,如果观感和手感双管齐下的话,当然那就更是万无一失的了。
宋代的胎质与元代、明代、清代和当代的胎质也都各不相同,因此,至少是从理论上来讲,历代尤其是今天的仿宋是徒劳的,不说别的,其比重就不可能完全一样,其轻重感自然也就各有不同。瓷化度的高低、胎体或釉层的薄厚、器皿的大小等任何细微的差别,也都足以导致瓷器轻重的变化。
手感尽管很重要,也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不可替代性,但由于其具有必然的模糊性、差异性和含混性,不可量化、复制和对照,因而也往往作为观感目鉴的必要补充性的辅助手段来使用,很难独当一面、一锤定音。
2、古瓷器鉴定手感法之干湿感
瓷器的年龄不同、衣着不同,在相同的温度、湿度情况下,捧在手里其干湿感却明显不同。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古瓷会出汗”。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古瓷就都会出汗,更不是所有的古瓷就都必须出汗,也不是古瓷越古就出汗越多,其实,很多古瓷是都不出汗的。也就是说“出汗”与“古瓷”之间的关系是或然的而不是必然的。
古瓷的出汗与否取决于瓷器的年龄和衣着两个方面。首先,瓷器的年龄是瓷器出汗与否的重要内因之一。一般说来,瓷器的年龄只有在岁以上者才会有瓷器出汗的手感,但岁以上的瓷器却也少有出汗的湿润的手感。尽管年以下和年以上的瓷器都不出汗,但其手感的差异也是决然不同的:年以下的新瓷,其手感是干而涩、干而滞、干而燥,反复揉搓瓷器表面或者呵气摩挲釉面会发出干涩、钝滞、刺耳的摩擦声;而年以上的瓷器却虽干而润、虽干而滑、虽干而爽,无论如何揉搓与摩挲都绝对不会出现干涩刺耳的摩擦声。
这里的涩、滞、燥与润、滑、爽并不是几个枯燥、干瘪、乏味辞藻的简单并列、叠加与堆垒,每一个字都是一片天地,每一个字都是经验、汗水甚至泪水的结晶!
其次,瓷器的衣着亦即釉质也决定着瓷器是否出汗和出汗的多少。总的趋势是,透明釉比乳浊釉易出汗,玻化度高的比玻化度低的易出汗。干或湿的手感可以作为辅助手段帮助我们约略地断代。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所谓的“古瓷会出汗”和干湿的手感,其实都是一种手上的感受而已,并不是真的有可见的汗液或汗滴出现,即使你把古瓷捧在手里已经有一汪水般的湿润感,但只要你放下古瓷,再看或摸你的手却都是干爽的。瓷器干湿的手感也与你是否汗手无关,汗手摸新瓷照样干涩,干手摸老瓷同样湿润;把手沾湿了去摸新瓷也绝不会滑爽,把老瓷烤透了再摸也绝不会干涩。只有用心反复品味和体会,才能摸到干湿手感的路径。
3、古瓷器鉴定手感法之润涩感
新旧瓷器润涩感的差异十分明显和巨大,可以说,润涩感是瓷器仿赝者无可逾越的鬼门关!
老的瓷器(百年以上)不止是有着观感上形制和做工方面的圆润感、釉质和釉色方面的温润感、胎体和胎质方面的湿润感,而且手感上也非常地朗润、爽润、舒润和温润,无论是玻化度高的还是低的,无论是脱玻度多的还是少的,无论是透明釉的还是乳浊釉的,无论是单色釉的还是多色釉的,无论是釉层薄的还是釉层厚的,无论是釉上彩的还是釉下彩的,无论是有文饰的还是无文饰的,无论是抚之若锦的还是摸之如玉的,无论是完整无缺的还是残破不全的,无一例外地越古越润、越老越爽。
新的瓷器,无论是蒸煮还是烧烤,无论是打磨还是涂药,无论是土埋还是海泡,任他绞尽脑汁、搜索枯肠、百计千方也终究全都无济于事,诸多努力也许能蒙骗人们观感,但绝对欺骗不了人们的手感!新瓷的生涩感、滞涩感、阻涩感是绝对不可以人为地令其跨越岁月的年轮的,拔苗助长只能适得其反!
4、古瓷器鉴定手感法之软硬感
软硬感是一种极其微妙、精细的手感,它只对个别瓷器品种如越窑、定窑、耀州窑等具有一定的区分和标识意义。
软硬感其实并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硬度范围之内,如果论单纯的硬度的话,尽管不同的瓷器品种甚至相同瓷器品种的不同个体之间也都各有差异,有的甚或相当巨大,但其真正的区分和标识意义却极其有限。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并不是简单的越软越好或者越硬越好,而是软有软的道理,硬有硬的奇妙,那么区分手感的软硬还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
瓷器手头的软硬感是一种综合了视觉的线性刚柔感、触觉的锐性利钝感的复合性感觉,而不是一种纯粹的质地刚性的软硬感。越窑瓷器无论是釉色、廓线还是文饰相较于其他任何瓷器品种都有一种冷硬、生硬、挺硬感,定窑的阴线刻画与耀州窑的阴地刻花工艺,都有其各自独特的刚硬的特性。这种硬感是一种很难用语言来形容和表述的犀利感、尖锐感、鲜明感、独特感的复合体,复杂、混杂而微妙,惟有反复上手、揣摩、分析、比对方可略见端倪。
5、古瓷器鉴定手感法之温凉感
温凉感是区别瓷器品质优劣、品位高低的分水岭和试金石。好的瓷器,顶级瓷器,尤其是宋代五大名窑的瓷器,又特别是顶级的哥窑、汝窑的瓷器,的确像宝玉和宝石一样,在同等的气象、气候、环境、温度、湿度的情况下,温润如玉、冬暖夏凉!
6、古瓷器鉴定手感法之生熟感
生熟感是手感与听觉紧密结合的产物。烧成温度低,温度一般在度以下,则其声若瓦,为生;烧成温度稍高,一般在1度左右,则其声类硬木,为半生;烧成温度再高,一般在度左右,则其声如石,略有回声,为半熟;烧成温度若在以上,则其声像金,回声悠长,余韵悠然,为熟。瓷器的生、半生、半熟与熟,既不是瓷器品质好坏的分水岭,也不是瓷器成败的试金石,而是不同瓷器品种、不同釉层釉质的客观特殊需求,是古人巧夺天工的技艺、智慧和能力的最高展示。
众所周知,汝瓷的最佳烧成温度是在度,此种情况下的汝瓷,釉色最纯正,釉质最完美,呈半失透状态,欺冰赛玉,温润莹腻,静穆高雅,釉面无光,侧视如绒,抚之若锦,其声类瓦,倍放大镜下观察而无一气泡。如果烧成温度低于度,则其釉面板结若漆,乳浊失透,从而失去灵动与美感,其声类破瓦,镜下也基本没有气泡。如果烧成温度达到1度左右的话,则其釉面的玻化度将迅速提高,通透光亮,几乎与透明釉无异,镜下会出现大小不等、疏密不均的气泡,其声如硬木。
钧瓷的最佳烧成温度应该是在度左右,因为以铜为着色剂的铜红窑变的基点就是这个温度。钧瓷中的一部分的胎土与汝瓷的香灰胎土基本相同,汝瓷的最佳烧成温度之所以要控制在度左右,一方面固然与釉质的需求有关,另一方面则与香灰胎土的不耐高温也有直接关系。所以官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才全部采用了施护胎釉素烧和多次施釉复烧的方法。而定窑瓷器的胎土最为白细和耐高温,所以定窑的成器一般也都在度以上。
由此可知瓷器的生、半生、半熟与熟非但不是技艺不成熟的结果,反而是瓷器技业登峰造极的标志。
瓷器越生其手感就越轻,也越易破碎,汝瓷不必用力就可掰开;反之瓷器越熟则其手感就越重,胎体的瓷化度越高,比重越大,也相对更坚固,柴窑和定窑瓷器的胎体都很薄,真正做到了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绝妙境地,尽管胎釉都比汝瓷要薄得多,但却并不像汝瓷那样易破碎。熟悉了瓷器的生熟感,也就基本把握了宋代五大名窑的烧成温度的主要特征,当生者熟或当熟者生自然都不对了。
7、古瓷器鉴定手感法之滑滞感
滑滞感既是润涩感的延续,又是润涩感的结果和原因:润则滑、润必滑,滑就润、滑定润;涩必滞、涩定滞,滞则涩、滞才涩。凡古瓷必滑,光滑、润滑、油滑不等,滑溜、滑润、滑腻、滑爽有别,但滑不可少、滑不可缺,凡古必滑,是古定滑,因而也就无滑不古,不滑非古,凡滞必新,是滞就新!
此滑非彼滑,古瓷之滑源自岁月、发自肌骨、来自年轮,是历史的烙印、是衰变的结果、是沧桑的必然。这种自然之滑爽决不是人为打磨、涂油、上蜡等机巧所能仿效、复制和再现得了的,因此我们下一番苦功真正品味出并把握住古瓷之滑的精髓不但十分必要,而且能够受益终生,实在是古瓷爱好者、收藏者、鉴赏者和鉴定者必修的一项手头基本功。
8、古瓷器鉴定手感法之粗细感
瓷器的品种窑口不同、历史年代不同、保存环境不同、脱玻程度不同等诸多的因素,每一项单独作用就都足以导致瓷器釉面粗细感方面的巨大差异和不同,各项条件和原因交互作用的结果就是使得瓷器釉面粗细感方面的差异和不同益发显著和巨大。
一般说来,近现代的新瓷由于施釉和温控技艺的娴熟与改进,釉面漏釉、棕眼、破泡、淌釉、垂釉等技术缺陷得以完全改进和避免,再加上年限浅近,釉面脱玻程度几乎为零,也没有自然的剥釉、脱釉、开片、老化等情形发生,因此无论是看起来还是摸起来都最为精细。而古代民窑的瓷器,无论是技艺水平,还是用工选料,无论是生产目的,还是生存需要,都决定了其瓷器产品的品质和品位的实用优先、艺术靠边的抉择与定位,简易、粗糙与率意、灵动为其共性,几乎所有的历史局限、技艺缺憾都有所体现,再加上历史传承中的各种自然衰变,所以,古代民窑的瓷器的粗细感最为粗糙。
古代官窑瓷器,尽管技艺水平和用工选料方面为历代之最,但终究逃脱不掉历史自然衰变的法则,再加上有些瓷器品种如哥窑金丝铁线、汝窑蟹爪纹与蝇翅纹、钧窑蚯蚓走泥纹等特殊开片、纹路化腐朽为神奇、变残次为至宝的刻意追求和特意营造等因素的推波助澜,所以古代官窑瓷器尤其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初步的观感和手感都并不如近现代的新瓷那样精细反而略显粗糙,只有仔细观察、深入玩味才能充分体悟到古瓷的精妙与完美,当然,无论如何古代官窑瓷器都要比同时代的民窑瓷器精妙的多地多。
一言以蔽之,近现代瓷器粗看细、远看细、初摸细而细看却粗、近看更粗、多摸益发觉粗,它们往往忽略细节和细部的做工和处理,或粗枝大叶或偷工减料或工艺欠精,有形无神、似是而非;
古代民窑瓷器当然是远看粗、近看更粗、反复摸也绝非一个粗字能了得,不过像古代民窑瓷器这样里里外外、彻头彻尾、完完全全的粗与糙,也粗得磊落、粗得豪爽、粗得率真、粗得可爱;
而古代官窑瓷器却往往寓巧于拙、驭精于粗、御美于陋,简约而不简单,朴素而不普通,平凡而不平常,以似玉非玉胜于玉的釉质釉色的内在美、美仑美奂神秘莫测的纹路图形的外在美和匪夷所思鬼斧神工的加工制作的工艺美,成就历史、创造辉煌、震撼后世、启迪今人,粗而不糙,粗中有细,粗中显细,粗中求细,化繁为简,以简驭繁,返璞归真。
9、古瓷器鉴定手感法之凹凸感
凹凸感对甄别、鉴定元代和明代中期以前的青花、釉里红的真伪意义重大。
明中期以前的青花瓷器由于用的都是低锰高铁的苏麻离青(也有称苏勃泥青的)进口青花料,所以在青花着料略重之处往往呈现明显向下凹陷和釉面有锡银光泽结晶的两大突出特征,此两大特征自明后期开始就已基本消失。后仿者有往青花料里加铁成分的,但情形拙劣,或者成片糊黑,毫无通透感和层次性,或者点状下凹,而不是线状或片状下凹,或者没有散晕,僵硬而板结,或者过分散晕,洇散范围和程度远远超越苏麻离青自然散晕的限度和规模,观感和手感都十分别扭,有一种沉重感、压迫感和糟粕感,极不自然、极不舒展、极不大方,也令人极不舒服。
釉里红的情形与青花恰好相反,由于以铜为着色剂的釉里红对温度极为敏感,也极易流淌从而形成凸起,所以真正的明中期以前的釉里红瓷器包括青花釉里红瓷器,往往都呈现出明显向上凸起和红色深浅不一有发黑、烧飞和绿苔点等突出特点,极易辨认且很难仿造,尤其是青花釉里红瓷器则更难仿制。
宋官钧所独有的蚯蚓走泥纹也有凸起、凹陷和平展的三种形态和手感。凸起的蚯蚓走泥纹往往是由神奇的成排的气泡呈非规则线性排布而成。凹陷的蚯蚓走泥纹有点像元明的线性下凹的青花,是由突然致密结合以致下凹的线形釉面浅沟槽蜿蜒沟连而成的,这种情形较为常见;平展的蚯蚓走泥纹是只见奥妙纹路却没有上下凹凸起伏手感的水渍态特殊形态,最为普遍。
正确、精准而系统的手感对于迅速而准确地甄别、鉴定瓷器的年代、窑口、性质和品位有着无可替代、不可或缺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特定条件和情况下,手感的可靠性、正确性和精准性甚至可以超越观感,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矫正、纠正和避免我们的误认与错判,尊重历史,还原真实,客观公正,使我们的鉴定更科学、更客观、更全面、更细致、更精准从而也更可信、更可靠,使我们的收藏更丰富、更坚实、更广泛、更精到、更高档并且也更有品位、更有情趣、更有价值。